2008年12月19日 星期五

[產業動態]十年來我國醫療器材(助聽器)出口市場變化分析

0 意見

筆者從網路上找到由經濟部產業技術資訊服務推廣計畫-金屬中心的葉哲政先生所撰寫的一篇文章:十年來我國醫療器材出口市場變化分析,茲將全文刊登於此,並針對助聽器部分做一些討論。如不同意刊登此篇文章全文,請聯絡板主刪除此篇文章。

產業分類:生技醫藥
產出單位:金屬中心
作  者:葉哲政
日  期:2008/07/04

一、前言

醫療器材係指可用於診斷、治療、減輕、或直接預防人類疾病及促進健康, 或足以影響人類身體結構及機能有關儀器、器械、用具及其附件、配件(含軟體)、零件。由於產品眾多及其牽涉相關法規,因而使得醫療器材產業具有產品多樣化、技術複雜程度高、研發與利潤的不確定性高、產品審查門檻高、市場封閉性高等不同的產業特性。而在此特殊的產業中,我國相關廠商應用中小企業快速反應的特質, 使得我國醫療器材出口值從1997年的119億元新台幣成長至2007年的225億元新台幣,十年來的年平均複合成長率(CAGR)高達7.9%,尤其是診斷用相關醫療器材(如血糖計)更有高達17%以上的年平均複合成長率。

二、十年出口市場變化分析

雖然,表面上來看,我國醫療器材呈現相當穩定的成長趨勢,其出口產品照理說應該變化不大,但是,實際上,在這十年當中,我國醫療器材的出口卻是呈現相當大的變動。在1997 年,前十大出口產口包括有塑膠製檢驗手套、手動輪椅、眼鏡框/架、理療按摩器具、助聽器、電動輪椅/電動代步車、眼鏡用透鏡及其他第9018 所屬貨品(手術治療用器具)等,如【圖1】所示,其中,塑膠製檢驗手套、手動輪椅、眼鏡框/架、理療按摩器具、助聽器更是我國出口前五大, 約佔當年我國醫療器材總出口的50.3%。到了2002年,除了淘汰部份產品外,又有另外三項新產品擠入出口前十大,像是其他第9021 節所屬貨品(身體各部位彌補物)、血壓計、血糖計,而塑膠製檢驗手套及手動輪椅雖還在前十大,但是受到廠商移往中國大陸設廠的影響,出口值已逐漸衰退,而眼鏡框/架及助聽器的產品更是呈現大幅滑落的現象。到了去年(2007 年),我國醫療器材出口前十大產品又有新的變化,隱形眼鏡、糖尿病試紙、其他內外牙科或獸醫用家具(主要為手術檯、手術燈)擠進了出口前十大,且在近5 年的年平均複合成長率(CAGR)更分別高達40.2%、192.5%及26.7%, 屬於高成長、高出口值之重要產品。相對的, 塑膠製檢驗手套、其他血壓計、手動輪椅、眼鏡用透鏡、眼鏡框/架受到廠商外移大陸的影響,出口值呈現下滑的趨勢。不過,整體來看,2007 年我國醫療器材的出口值在新的出口產品助益下,不但擺脫電動代步車出口值下滑的影響,反而比五年前的出口值成長了33.8%。

(繼續閱讀...)

2008年12月13日 星期六

[新聞]聽力師法審查 利益團體拔河

0 意見

本新聞轉載自12月5日的Yahoo奇摩,如不同意轉載,請聯絡板主刪除此篇文章

【特約記者高玉如/台北報導】攸關全國十萬聽障人口聽力治療、輔具驗配業務專業證照化的「聽力師法草案」,在聽力語言治療專業團體及助聽器材販售公會等利益團體拔河下,立法院審查進度再次受阻。

立法院衛環及勞工委員會4日審查「聽力師法草案」,有國民黨籍立委楊麗環及行政院所提版本。楊麗環在提案說明時指出,整部法案自立法院第六屆起,歷經多次公聽會及協商,已經與相關團體及行政部門討論取得共識,唯一爭議點只剩下聽力師執業範圍,及目前助聽器驗配從業人員的證照取得寬限期問題。

楊麗環說,她堅持對聽覺系統評估、障礙復建、聽力障礙程度及助聽器使用的評估,應該由專業聽力師處理,至於不涉及醫療專業的助聽器驗配業務,考量助聽器驗配涉及的電子學等專門技術,她同意可以由一般的驗配師負責,因該從業人員就電子學等專門學問,可能比醫師更專業。

(繼續閱讀...)

[產業動態]耳掛型助聽器的銷售比率持續上升

0 意見

Source: HIA and HR estimates

根據助聽器產業公會(Hearing Industries Association)的統計,使用細管(slim-tube)的開放式選配助聽器在市場上的銷售比率持續上升。耳掛型(Behind The Ear, BTE)助聽器在2008Q3的銷售比率佔全部助聽器銷售的57.5%,相較2007Q3僅有52.6%,耳掛型助聽器的銷售比率在過去12月來上升了5%。如上圖所示,5年前(2003年)耳掛型助聽器僅佔市場不到1/4的銷售比率,現在的銷售比率卻已經超過1/2。另一方面,美國的助聽器年銷量在2003年以前大致都無法突破200萬台的銷量,但之後便開始逐年遞增,到如今約有240萬台的年銷量,看來開放式選配技術確實吸引了更多聽障者願意配戴與使用助聽器。

此外,筆者上次在[產業動態]美國2008年第三季的助聽器銷售市場衰退這篇文章中提到,2008Q3的助聽器大眾市場(不包含退伍軍人管理部門所採購的助聽器)相較於去年同期(2007Q3)來說,減少了2.9%。Hearing Review雜誌預估2008年整年的助聽器銷售將會減少約1.5到2.5%,同時耳掛型助聽器在2008Q4季末的銷售比率應該可以達到58%。

2008年12月9日 星期二

[新聞]世衛組織在北京設立防聾合作中心

0 意見

本新聞轉載自12月8日的新華網中央日報網路報,如不同意轉載,請聯絡板主刪除此篇文章

新華網北京12月8日電(記者王思海)世界衛生組織(WHO)防聾合作中心8日在北京同仁醫院挂牌成立。這使中國成為第5個設立防聾合作中心的國家。

WHO西太區主任委申茂在8日舉行的揭牌儀式上說,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和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是中國的重點學科和實驗室,為中國耳聾的防治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WHO在北京同仁醫院設立防聾合作中心,是對中國和北京同仁醫院精湛醫療技術的肯定。

據介紹,新成立的防聾合作中心將把防聾工作開展到農村,把防聾知識滲透到中國偏遠地區;同時為中國培養更多防聾治聾專業人員,以降低中國聽力殘疾人口的發病率,提高中國人口素質。

(繼續閱讀...)

2008年12月8日 星期一

[新聞]香港中文大學成功進行亞洲首項全植入助聽器

0 意見

本新聞轉載自香港中文大學網站,如不同意轉載,請聯絡板主刪除此篇文章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成功在亞洲進行首項全植入助聽器。該系在2008年2月至6月期間,成功為3名年齡介乎35至56歲、患有中度至嚴重聽感神經性聽力損失或混合型聽力損失的人士進行手術。全部病人植入助聽器後都滿意效果,不但外觀良好,而且聽到的音質更自然。

全植入式助聽器是聽力輔助器具的一項重大發展,它是一個置於中耳的假體,繞過外耳、鼓膜及部分聽骨鏈,與中耳主要部分直接連接,透過提高耳小骨的振動來放大聲音,更加自然直接地送到耳蝸。由於全植入聽力裝置部件不須置於耳道內,所以耳道能完全開放。

全植入式助聽器經耳背的肌肉及骨骼通道伸入耳小骨,手術傷口約五厘米,植入後病人的耳背微微隆起。耳背皮下的咪高峰可接收聲音,感測器再按訊號震動,刺激耳骨或圓窗。
(中文大學醫學院提供圖片)

(繼續閱讀...)

2008年12月7日 星期日

[參考資料]開放式選配助聽器規格比較表

0 意見


最新一期的Hearing Products Report (November/December 2008)整理了一份開放式選配助聽器規格的比較表,其中有來自14家助聽器製造商的32款助聽器。內容相當值得參考。

規格表下載:
http://www.hearingreview.com/issues/pdf/TechGuideMatrix.pdf

2008年12月6日 星期六

[產品]2Pi公司販售助聽器相關的訊號處理演算法

0 意見

筆者發現一家專門研發與販售數位訊號處理演算法的公司,叫做2Pi(http://www.two-pi.com/)。2Pi成立於2003年,其產品就是各種可以應用在聽力照護(hearing health)、聽力保護(hearing protection)與通訊(communication)的演算法。目前2Pi提供的演算法產品如下,從事相關研究或產品開發的人,或許可以評估看看2Pi的產品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

[參考資料]可以下載聽力科學期刊的電子資料庫

0 意見

我們在進行聽力科學研究時,總是會需要查閱各種期刊,而且最好是可以直接下載電子全文以便列印與保管。筆者目前在陽明大學就讀,茲就陽明大學圖書館現有電子資源查詢系統可找到的期刊,整理可用的電子資料庫與年份供大家參考。其它非陽明大學學生與教職員的讀者,也可以看看自己的單位能否使用這些電子資料庫,這樣對於調閱期刊文章可以便捷許多。

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

  • ProQuest (1997--)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udiology
  • ASP (2001-2002)
American Journal of Audiology
  • WilsonWeb (2001--)
  • ASP (2000--)
  • ProQuest (1998--)
Ear and Hearing
  • 尚未找到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diology
  • 尚未找到
Hearing Research
  • SDOL (1995--)
Scandinavian Audiology
  • ASP (1998-2001)
Language, Speech, and Hearing Services in Schools
  • WilsonWeb (1999--)
Audiology
  • ProQuest (1994-2001)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 Otorhinolaryngology
  • SDOL (1995--)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 Otorhinolaryngology Extra
  • SDOS (2006--)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 ProQuest (1990--)
  • ASP (1990--)

2008年12月5日 星期五

[新聞]新科技讓聽覺障礙人“聽”廣播

0 意見

本新聞轉載自12月3日的多維新聞網,如不同意轉載,請聯絡板主刪除此篇文章

來源﹕美國之音
記者﹕西斯科(華盛頓)

巴拉克.奧巴馬11月4號當選為美國第一位非洲裔總統。當天﹐另一件具歷史意義的事情同時發生。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11月4號在華盛頓為聽覺障礙人士舉辦了晚會。他們測試了一項新科技﹐未來有一天廣播將會出現幾乎同步的字幕﹐造福那些聽不見聲音的人。

美國一些聽覺障礙的人在總統大選投票的當天晚上﹐通過新的廣播技術獲得選舉消息。估計﹐美國大約有2千800萬人有聽覺障礙﹐其中一小部分人聽不到任何聲音﹐但很多人是後天發展成的聽障問題。

廣播內容實時轉為文字

這項技術的支持者說﹐很多有聽覺障礙的人將受惠于全國公共廣播電臺的這項新科技。全國公共廣播電臺高級工程師簡.菲利浦.安德魯斯說﹕“他們完全沒有辦法知道廣播節目的內容。今天晚上﹐我們讓他們有機會通過文字來聽廣播。”

這完全應該歸功于數據技術。來賓們觀看著現場節目的字幕﹐經由特殊的廣播接收器﹐廣播內容直接轉換成字幕﹐展示在屏幕和筆記本電腦上。來賓向研究者講述自己這項技術的看法。謝裡爾.赫夫納說﹕“我太喜歡這個技術了﹐它太令人興奮了。我恨不得現在就能使用它﹗”

全國公共廣播電臺還向他們展示了為耳聾乘客研制的車內技術。汽車駕駛員在廣播屏幕上看到的東西﹐聽障乘客同時可以看到廣播字幕。

非營利實驗室研發新科技

這項技術和字幕軟件由全國公共廣播電臺在華盛頓的實驗室裡研發。麥克.斯塔林是這個項目的負責人。他說﹕“我們是美國唯一一個研究廣播科技的非營利實驗室。我們進行這項研究是因為﹐我們認為﹐數據傳送帶來了很多新東西﹐我們可以提供很多新的公共服務﹐讓廣播以嶄新的面貌進入21世紀。”

全國公共廣播電臺的使命是通過它的800個廣播站﹐向美國全國播報新聞和文化節目。斯塔林說﹕“我們愈來愈多地問自己﹐我們向全國的廣播是否只是無線電訊號而已。我們問自己﹐我們能否打破障礙﹐讓從來聽不到廣播的人終于可以聽到了呢﹖”

全國公共廣播電臺實驗室繼續努力改善這項科技。他們希望證明﹐數百萬名聽障人士能夠看到廣播字幕。現在的目標是降低成本﹐說服制造商這是一個充滿商機的市場。

2008年12月1日 星期一

[產業動態]NXP與Phonak合作為聽力系統開發低功耗無線晶片

0 意見

本新聞轉載自EDOM,如不同意轉載,請聯絡板主刪除此篇文章

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宣佈推出一款與瑞士峰力集團(Phonak)所合作研發,針對聽力系統的單晶片超低功耗無線電產品。新款的超低功耗晶片將被整合到峰力以CORE為基礎的聽力系統和無線週邊配件的產品線中。

峰力研發副總裁Hans Leysieffer指出,與恩智浦的合作讓該公司可為其聽力系統快速研發出新款晶片。該產品在嵌入式軟體架構中,結合領先的超低功耗技術和專長,確保峰力為聽力系統的佩戴者提供高品質的聽覺表現。

恩智浦半導體資深副總裁暨技術長Rene Penning de Vries則表示,醫療電子是半導體快速發展的領域之一,對該公司也越來越重要。恩智浦是以磁感應無線電技術和CoolFlux DSP的超低功耗解決方案為這一突破性專案的基礎。

新研發無線晶片支援高達298kbps的資料傳輸速度和雙向通訊,確保了諸如立體聲音頻道和雙耳機等創新功能的使用。在這項合作研發案中,體積小巧也是一個關鍵要求,恩智浦與峰力的工程師是利用嵌入式非揮發性記憶體和支援單電池的直接操作,開發出此高度整合的方案。

恩智浦半導體目前正擴充其超低功耗IC解決方案的產品線並與客戶在一些高需求領域展開合作,例如醫療保健,為這一市場帶來獨特的產品。

關於峰力集團
峰力聽力集團總部位於瑞士蘇黎世附近,從事高科技助聽器和無線助聽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與銷售50餘年。與專業的聽力科技以及聽力保健專家的通力合作,峰力公司致力於提高弱聽人士的生活水準。峰力擁有全系列數位助聽器和無線傳訊高科技產品。經由全球2,500名員工,峰力在小型化和高性能方面推展創新並訂立了產業標準。

關於恩智浦半導體
恩智浦是飛利浦在50多年前創建的全球十大半導體公司。公司總部位於歐洲,在全球超過20個國家擁有33,500名員工,2007年公司營業額約為63億美元(包含已分割的無線業務)。恩智浦提供半導體、系統解決方案和軟體,為電視、機上盒、智慧識別應用、手機、汽車以及其他廣泛的電子設備提供更好的感官體驗。關於更多恩智浦的新聞,請參觀網站www.nxp.com

2008年11月25日 星期二

[新聞]LiSN-S Test:一種新的APD測試工具

0 意見

編譯:蔡昆憲 (陽明大學醫工所聽語工程實驗室/博士候選人)

澳洲國家聲學實驗室(Australia’s National Acoustic Laboratories, NAL)發展出一種新的APD測試工具。這個測驗叫做LiSN-S (Listening in Spatialized Noise—Sentences Test),主要以句子來診斷有APD問題的幼童是否能使用聲音中的空間資訊。

NAL實驗室的指導者Harvey Dillon博士說:「我們將LiSN-S測驗視為針對幼童之聲學評估工具研究的重要突破,我們相信我們的合作伙伴Phonak將會確保聽力師能快速地學會使用LiSN-S測驗,且能夠從這項獨特的診斷工具中獲益。」

LiSN-S測驗系統包含了一套具有專利的電腦軟體程式,一個特殊的耳機,以及一個USB介面的電腦音效卡。當整套測驗系統安裝完畢後,LiSN-S測驗系統將會透過先進的數學演算法,在耳機中創造出一個虛擬的3-D聲學空間。在這個聲學空間中,聽力專業人士可以模擬不同的說話環境,以及目標語音與令幼童分散注意力的干擾語音。藉由令幼童重複說目標語音句子,聽力師可以評定幼童在複雜環境中識別目標語句的能力,例如幼童可能最常遇到的教室環境。

LiSN-S測驗系統對一個病人完整的測試時間僅需20分鐘,而且可以很容易地列印出一份測驗結果報告。

LiSN-S測驗具有高度的測試靈敏度與重測信度。這項測驗可以被用來決定,在經過某種型式的介入治療後,幼童的聆聽能力是否有所提升。目前這項測驗已經完成6歲到11歲幼童的常模,並即將在明年春天由Phonak公司發行。

原始出處:http://www.hearingreview.com/news/2008-11-24_02.asp

2008年11月13日 星期四

[新聞]犬知識/用手語和狗狗溝通 認識聽導犬

0 意見

本新聞轉載自11月6日的今日新聞,如不同意轉載,請聯絡板主刪除此篇文章。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相信大家對於「導盲犬」應該不陌生吧!但是您聽說過「聽導犬」嗎?

請想像沒有聲音的生活。對於耳朵聽不見的聽障者而言,他們的世界非常地寂靜,即使天亮時鬧鐘響、汽車鳴笛都聽不見,更遑論災害發生時,聽不見警報器或危險通報的聲音,而來不及逃離現場……所以必須要有人來當他們的耳朵。將各種聲音傳達給聽障者,協助生活上的大小事,正是「聽導犬」的任務。

聽導犬是可以幫聽障主人分辨敲門聲、門鈴聲、電話鈴聲、傳真機聲、鬧鐘聲、嬰兒哭泣聲等種種聲音,再告知主人聲響所在的輔助犬。牠們另一個特殊之處就是看得懂「手語」,所以跟主人互動更緊密。

(繼續閱讀...)

[產業動態]美國2008年第三季的助聽器銷售市場衰退

0 意見

助聽器產業公會(Hearing Industries Association)發佈2008年Q3美國助聽器(hearing instrument)銷售的統計報告,這份資料來自工會裡的21個會員公司。

根據這些會員公司的調查,2008Q3的助聽器大眾市場(不包含退伍軍人管理部門所採購的助聽器)相對2008Q2來說減少了16,345台的數量。相較於去年同期(2007Q3)來說,減少了3%。然而,退伍軍人管理部門(Veteran's Administration, VA)於2008Q3所採購的助聽器數量,相較去年同期而言,倒是增加了9%。退伍軍人管理部門在2008Q3採購的助聽器數量,約佔了市場總量的16%。整體來說,相對於2007Q3,整個美國助聽器的銷售的數量在2008Q3衰退了1.23%,共販售了615,593台助聽器。2008年前三季累積起來,助聽器在大眾市場銷售的總數量,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8,861台;而同一時期,退伍軍人管理部門採購的助聽器數量則增加了22,444台。

這樣看起來,2008Q3果然是景氣嚴冬,前兩季才減少約2,500台,單獨第三季就減少了16,345台,看來經濟不景氣同樣對助聽器大眾消費市場造成影響。但美國政府為退伍軍人多採購了兩萬多台助聽器,看來這或許也是個刺激經濟的作法。

2008年11月6日 星期四

[新聞]聽損兒 中耳積水挫聽力

0 意見

本新聞轉載自10月24日的自由時報,如不同意轉載,請聯絡板主刪除此篇文章。

文/曾鴻鉦 台中市世鴻耳鼻喉科診所醫師

一走進診療室,5歲的小珍還沒坐上診療椅,小珍的媽媽就很焦急的問我:「最近一個星期,小珍的聽力變得很差,助聽器的聲音調到很大聲,還是聽不清楚,怎麼辦?她會不會整個耳朵聾了?」

當小珍熟練地拿下來兩邊的助聽器後,仔細檢查她的耳朵,發現稍微有一些耳垢塞住,擋住了耳膜。幫她清除耳垢後,再用檢耳鏡檢查,結果兩側耳朵都發現有中耳積水;接著用中耳壓力檢測器測量中耳壓力,也證實兩側耳朵的中耳壓力都不正常;繼續檢查鼻子和喉嚨以及肺部,發現在鼻腔深部有膿鼻涕及鼻涕倒流,肺部聽診則正常。

上述是典型感冒後,引起的鼻竇炎及中耳積水。醫師建議小珍每天早晚用脈動式溫鹽水洗鼻及吃藥,經過2、3個星期治療後已痊癒,聽力檢查也證實其聽力已恢復到原先的水準。

對於一位聽障兒童,雖然配戴助聽器能讓他重回有聲世界,但是配戴助聽器後的聽力與正常小孩的聽力還是有些差距。如果以聽得到一般交談的標準為60分(聽力學檢查的標準為40分貝),助聽器可以將原本只有30分的聽力加強到65分,而一般正常聽力的小孩則有約95分。

當中耳積水影響到聽力時,比方說減少15分,聽障小孩立刻從原本的及格分數(也就是可以聽到別人說話的音量),降到聽不清楚別人說話的50分;而正常小孩雖然降低15分,變成80分,仍然無礙於與他人的溝通,這也就是為什麼聽障兒童對於聽力變化非常敏感的原因。

(繼續閱讀...)

2008年10月29日 星期三

[產品]Unitron推出互動式助聽器選擇預覽介面

2 意見

Unitron Hearing公司推出一個很有趣的互動式網站myStyle(我的風格),用來協助客戶在購買助聽器之前,可以事先預覽該公司不同形式與顏色的助聽器配戴起來的樣子。

顧客或聽力師首先選擇助聽器的型號,目前myStyle網站支援的型號有:360, Next, Yuu, Moxi以及Moda II;接著選擇助聽器的型式,例如耳內機ITE, ITC, CIC、標準耳掛機BTE、開放式選配耳掛機Open-fitting BTE等;然後選擇助聽器的顏色;最後選擇人種(不同膚色與髮色)。設定好後,我們就可以直接從網站上,以360度旋轉的視野,觀看單獨助聽器與助聽器配戴在耳朵上的巨觀與特寫。

整體來說,整個網站使用起來相當容易上手,以360度旋轉視野觀看助聽器,也比一般特定角度下的型錄照片來得清楚許多。聽力師在介紹產品給客戶時,這是一個不錯的行銷工具。唯每當切換不同條件時,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去下載合成後的圖片,等待的時間頗令人不耐。不知是否因Unitron公司的網路頻寬不足,或圖片檔案過大,這是需要改善的地方。這個互動式介面也被整合在Unitron的選配軟體(fitting software)內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玩看看這樣的互動介面。

2008年10月23日 星期四

[研討會]2008/12/5~12/7:2008聽覺中樞處理異常研討會/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

0 意見

高雄師範大學與美國亞太聽語科學基金會擬於2008年12月5日至7日(星期五、六、日)在高雄市隆重舉辦「2008聽覺中樞處理異常研討會」活動。地點︰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文學院小型劇場,高雄市和平一路116 號,電話:(07)7172930。

在國外,聽覺中樞處理異常(Central Auditory Processing Disorder,簡稱CAPD)篩檢、診斷與復健之相關研究已逾半世紀,罹患聽覺中樞處理異常的群體廣佈於發展異常嬰幼兒、腦傷成人及中樞能力退化的老年人。近十年聽語領域所舉辦的國際研討會均可見到CAPD之主題安排在重要議題中,顯見國際社會對此類障礙的關切程度,展望台灣目前醫療與服務水準已邁入先進國家之林,然而對於廣大的華人世界,發展完整的CAPD診療模式仍有相當的空間。會中將敦聘五位來自本國、亞太、北美與歐洲等地區之聽覺中樞處理異常專家分享國外診斷療育經驗,並鼓勵國內外學者在會議中發表新近研究,促使國內外資源整合;另一方面,也提供國內外醫療與教育人員吸取新知的機會,俾能提昇本國醫療與教育服務品質,嘉惠國內聽覺中樞處理障礙者。

研討會議程
一、聽覺中樞處理的歷史發展與定義
二、聽覺中樞處理的生理機制
三、聽覺中樞處理的行為與電生理診斷測驗
四、聽覺中樞處理的區別診斷
五、聽覺中樞處理的介入策略與經營模式
六、聽覺中樞處理障礙的科技輔具
七、聽覺中樞處理的現在與未來

研討會報名表與相關資訊請,由此下載(link)
文章投稿須知,請由此下載(link)

2008年10月22日 星期三

[新聞]預防聽力「未老先衰」重視耳朵日常保健

0 意見

本新聞轉載自uho優活健康網,如不同意轉載,請聯絡板主刪除此篇文章。

【陳正文 主任 / 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 - 耳鼻喉科】

近年來,由於台灣社會高度經濟成長,公共衛生發達,平均壽命延長,逐漸邁向歐美等「老人國」的社會形態,根據另一項統計指出,七十歲以上的銀髮族,每兩人便有一人患有重聽,溝通困難。

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耳鼻喉科陳正文主任指出,銀髮族的聽力減退,除了少數是由耳垢栓塞,耳硬化症,慢性中耳炎等外耳及中耳的問題而引起的,其他絕大部份的問題出在內耳耳蝸毛細胞或聽神經的一種良性的生理退化現象。而此種聽力退化的現象乃是緩慢徐徐而生,患者本身往往並不自覺,等到出現溝通上的困難,此時通常已經是中度或重度重聽了,因此如何能早期發現而加以矯治(配戴合適的助聽器),對於適應未來的生活起居一定大有幫助。

「聽力退化」雖然是一種自然老化的過程,但是許多研究均顯示,若是不及早好好地保養聽力,則這種老化的現象有可能提早出現,並且加速惡化,陳正文醫師提供一些日常保健之道,以預防「未老先衰」!

(繼續閱讀...)

[摘要]A Sensitive Perio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 Auditory System in Children with Cochlear Implants: Implications for Age of Implantation

1 意見

撰稿人:張秀雯(Hsiuwen Chang)

陽明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聽語工程實驗室博士班學生,亦任職於振興醫院聽覺醫學中心,擔任臨床聽力檢查師。專長為幼兒聽力評估、成人及幼兒聽覺輔具選配、人工電子耳調圖。研究興趣是發展臨床檢測工具以提昇嬰幼兒聽力評估的正確性與效率。

文章原始出處:
篇名:A Sensitive Perio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 Auditory System in Children with Cochlear Implants: Implications for Age of Implantation
作者:Anu Sharma, Michael F. Dorman, and Anthony J. Spahr
出處: Ear and Hearing, 23(6): 532-539
出版年份: 2002

研究動機:
檢視植入人工電子耳的年齡對中樞聽覺系統的影響。

研究方法:
由於大腦皮質聽覺誘發反應(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的P1波在潛時值(latency)的部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有所變化,因此P1波可用來評估中樞聽覺通道的成熟度。研究者找來136位正常聽力者(年齡介於0.1歲至20歲之間)以及107位人工電子耳的使用者(年齡介於2.3歲至35歲),以合成的語音/ba/作為刺激音來誘發P1的反應。聽障組的實驗進行時間為人工電子耳開頻六個月後。

(繼續閱讀...)

2008年10月21日 星期二

[研討會]2008/11/07 97年度聽語障輔具供需產官學研討會

0 意見

一、日期及場地:

  • 日期:民國97年11月7日(週五)
  • 場地: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客家文化會館」(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3段157巷11號)
二、主辦單位:
  • 內政部
三、承辦單位:
  • 內政部「溝通與資訊資源推廣中心」
四、合辦單位:
  • 國立東華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 中華民國聲暉聯合會
  • 財團法人科技輔具文教基金會
五、參加人員:
  1. 政府主管聽語障輔具之各級機關人員;
  2. 各縣市輔具中心人員(含專業團隊);
  3. 台灣聽力語言學會會員;
  4. 聽語障輔具生產、製造、供應廠商;
  5. 對研討會主題有興趣與需求之身心障礙者與團體。
六、日程:
  • 08:40 - 09:00 報到
  • 09:00 - 09:05 開幕式
  • 09:05 - 10:00 研討主題一:聽語障的輔具需求研討(引言人:中華民國聲暉聯合會-江俊明副理事長、國立東華大學林明禎教授)
  • 10:00 - 11:00 研討主題二:聽語障輔具廠商的服務模式與現況研討(引言人:儷聲聽力保健中心-吳培政先生、朋笛國際有限公司-萬民族先生)
  • 11:00 - 12:00 研討主題三:聽語障者對輔具供需之因應策略研討(引言人:台灣聽力語言學會會長-葉文英治療師、國立東華大學楊熾康教授)
  • 12:00 賦歸
請多利用網路報名:www.unlimiter.com.tw或按此下載報名表

[新聞]肉毒桿菌可以治療耳鳴?

0 意見

編譯:蔡昆憲 (陽明大學醫工所聽語工程實驗室/博士候選人)

美國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有潛力的耳鳴治療方法 - 使用神經毒劑肉毒桿菌(Botox)。研究中,四分之一的耳鳴病患在經過肉毒桿菌治療後,他們耳鳴的症狀有所改善。

來自加州聖羅曼(San Romon)的加州耳研究所(California Ear Institute)的科學家對耳鳴患者進行一系列的耳鳴治療。26名病患在他們的耳朵裡被注入少量的肉毒桿菌;有7名病患在四個月後回報他們的耳鳴症狀有所改善,16名病患表示沒有改變,另外有3名表示他們的耳鳴變得更糟。

肉毒桿菌是一種神經毒劑,普遍用於整型外科與過度流汗、抽搐與其他症狀的治療。

為了支持本研究的結果,這項治療的實驗進行兩次。參加者被分為兩組,其中一組在第一回合的治療時被注射安慰劑,而另外一組在第二回合治療時被注射安慰劑。參加者並不知道他們注射的是肉毒桿菌或安慰劑。

實驗結果顯示安慰劑證實了肉毒桿菌治療的成效。部份參加者回報他們接受安慰劑注射後,耳鳴並沒有改善,其他的參加者則表示他們的耳鳴變得更糟。

這些科學家表示必須進行更多的研究以瞭解肉毒桿菌對耳鳴的影響,並研究如何將肉毒桿菌作為未來耳鳴治療策略的一部分。

原始出處:hear it
資料來源:www.meanshealth.de, www.innovations-report.com

2008年10月20日 星期一

[參考資料]聽力科學期刊的Impact Factor (1)

5 意見

筆者身為一個研究生,自然要想辦法把論文投稿到「夠水準(?)」的期刊,以滿足筆者的畢業條件;又有時候我們想要知道某一個期刊的重要性如何時,我們經常會去考量期刊的影響指數(Impact Factor, IF)。

期刊的IF是用來計算某一期刊於某一年被引用之頻率,用以評量該期刊於某一學科領域內之相對重要性,同一學科領堿內,影響指數值越大,表示該期刊之重要性越高其主要目的為消弭出版論文篇數較多之期刊在只計算被引用次數時不公平性。IF的計算方法為:某期刊於前兩年中出版之論文於今年被引用之總數除以某期刊於前兩年中出版之論文總數然而,IF高並不一定真正反應出這個期刊的文章品質一定就很好。例如,一個內容錯誤的文章如果被拿來當反例,這樣也會被引用很多次,但卻不是好文章。

不過,畢竟國內的研究所普遍還是將IF當作是畢業的條件,學校或許會要求你的畢業條件要有幾篇SCI的文章(亦即你投稿的期刊要有IF),或投稿文章累計的IF要多少分以上。所以為了畢業的研究生們只好找這些有IF的期刊來投稿。如果想了解某一期刊的IF或其它相關的分析資料,大家可以參考Journal Citation Reports這個資料庫。

今天筆者來整理一下有IF的聽力科學期刊,供有投稿需求的朋友參考。不過本次整理的期刊屬於耳鼻喉科類別,事實上,聽力科學技術方面的文章也可能被投稿到聲學或是工程學上,這方面的期刊筆者留待下次整理。還請這個聽力科學領域的各位先進幫忙補充一下,看看是否有筆者漏列的期刊。

下列期刊依其IF的大小來做排序:

(繼續閱讀...)

2008年10月19日 星期日

[新聞]你知道嗎?水中生物也怕噪音

0 意見

本新聞轉載自2008年10月17日的苦勞網,原始資料來源為環保署,如不同意轉載,請聯絡板主刪除此篇文章。

環保署於97年10月15日邀請美國國家海洋漁業署(NMFS) 之旅美專家Mr. Shane Guan進行「鯨類與水中噪音」專題演講,依據他的調查研究,發現海底原來也是一個喧鬧的世界,但是人為的噪音確嚴重影響鯨豚的生存,因為這些海洋哺乳動物主要是靠聽覺感官來辨識環境,若聽覺產生紊亂,輕則受傷、聽力暫時損失,重則因行為產生偏差造成擱淺、死亡,影響其生存並破壞海洋生態。他呼籲民眾應關心水中人為噪音對鯨豚所造成的影響,人類也有義務維護鯨豚的生存環境。

(繼續閱讀...)

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期刊目錄]2008年10月

0 意見

大家可以由此下載最新的聽力科學相關期刊目錄:按此下載

本目錄中蒐集的期刊目錄包括:

1. The Hearing Review - 2008.09
2. Hearing Journal - 2008.10
3. 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 (JSLHR) - 2008.10
4.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udiology (JAAA) - 2008.04 (尚未更新)
5. American Journal of Audiology (AJA) - 2008.06 (尚未更新)
6. Ear and Hearing - 2008.09~10 (尚未更新)
7.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diology - 2008.09
8. Hearing Research - 2008.10
9. The Journal of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JASA) - 2008.09 (尚未更新)

本期的Hearing Review有4篇文章關於助聽器與電話相容性、電話使用技巧、擴音電話、字幕電話的討論,另外Hearing Journal也有1篇文章討論感音線圈與助聽器相容之聽覺輔具的未來發展。對於聽覺輔具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這些文章。

另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diology內有一篇Lisa Lucks Mendel (Ph.D)所撰寫的文章:Current considerations in pediatric speech audiometry,文中列出了一份嬰幼兒語音聽力檢查的語料清單,並做了快速的回顧。對於臨床工作者與研究人員來說,都是一份值得參考的資料。

最後,歡迎大家認領文章,撰寫摘要分享新知。摘要格式請參考:[網站相關]文章摘要撰寫格式

如要認領期刊文章撰寫摘要,請直接對此文進行回應,告知認領人姓名與欲認領文章的編號與題目。如該篇文章已經被人認領,建議挑選其它未被認領的文章,以免重複發文。

PS:目錄中的推薦閱讀清單,為筆者個人意見,僅供大家參考。

2008年10月13日 星期一

[論文]植入型骨導式助聽器之模擬設計

0 意見

研究生: 潘世尉
研究生(英文姓名): Shih-Wei Pan
論文名稱: 植入型骨導式助聽器之模擬設計
英文論文名稱: Simulation of an implant bone conduction hearing aid
指導教授: 蔡正倫
指導教授(英文姓名): Cheng-Lun Tsai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中原大學 
系所名稱: 醫學工程研究所
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9
關鍵詞: 電磁驅動器 ; 骨導式助聽器 ; 有限元素分析法
英文關鍵詞: electromagnet ; bone conduction hearing aid ;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繼續閱讀...)

[論文]骨導式助聽器之研製

0 意見

研究生: 黃育堃
研究生(英文姓名): YU-KUN HUANG
論文名稱: 骨導式助聽器之研製
英文論文名稱: Design of bone conduction audiphone
指導教授: 蔡正倫
指導教授(英文姓名): Cheng-Jun Tsai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中原大學 
系所名稱: 醫學工程研究所
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4
關鍵詞: 震動式助聽器 ; 軟組織 ; 有限元素 ; 骨導式 ; 磁通密度
英文關鍵詞: soft tissue. ; bone conduction ; vibratile audiphone ; magnetic flux ; finite elements

(繼續閱讀...)

2008年10月12日 星期日

[演講]2008/10/29 Application of implantable hearing device

0 意見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聽語障礙科學研究所專題演講

  • 主講人:林永松 醫師/教授 (學經歷簡介)
  • 題目:Application of implantable hearing device
  • 時間:2008.10.29 (星期三) 19:30~21:30
  • 地點:台北護理學院聽語所教室一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內江街 89 號文教大樓四樓)
植入式助聽輔具(Implantable hearing device)係指透過侵入式的手術方式,將助聽輔具植入在人體內。此類助聽輔具的類型包括有:植入於耳後乳突骨的骨錨式助聽輔具(Bone-anchored hearing device)、植入於中耳的中耳植入助聽輔具(Implantable middle-ear device)、植入於耳蝸的人工電子耳(Cochlear implant)以及植入於腦幹的聽覺腦幹植入器(Auditory brainstem implants)等等。

或許是因為民眾對這類需動手術的植入式助聽輔具總有疑慮,且因需動手術而導致價格偏高。植入輔具除了最為人知且有最多臨床效益驗證的人工電子耳外,其它種類的植入輔具在台灣,甚至全球的的銷售市場都相對小了很多。然而,每種助聽輔具都有其適用的對象與範圍,這些植入輔具對於某些聽損的個案應該也會有不錯的改善效果,唯國內先前對此類輔具著墨的文獻與專家不多,導致大眾對植入式助聽輔具仍是一知半解。林永松教授是臨床醫師,同時對聽力學研究有相當的造詣,這場演講應該可以提供不少有用的資料給有興趣的聽者。

筆者亦發現一個介紹植入式助聽輔具的網頁(http://www.emedicine.com/ent/TOPIC479.HTM),由Jack A Shohet醫師所撰寫,大家也可以先看看這個網頁,對植入式助聽輔具備一定的了解後,再聽林永松教授的演講,或許會有更多的啟發。

2008年10月9日 星期四

[新聞]糖尿病患者聽損的機率大約是常人兩倍

0 意見

編譯:蔡昆憲 (陽明大學醫工所聽語工程實驗室/博士候選人)

過去有幾項小型的獨立研究指出糖尿病與聽力損失存在關連性,最新一項重大的美國國家型研究證實了這些論述。最新的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罹患聽損的機率大約是常人的兩倍。

根據這些發現,此項研究的研究者相信糖尿病是聽力損失明確的危險因子,聽力損失可以被視為糖尿病的併發症。糖尿病時常會損害內耳的神經與血管,這被視為導致糖尿病患聽損機率增加的主要原因。

這項研究由美國國立健康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所完成,包含了20歲到69歲共5,140位成人。幾乎每十位就有一位是糖尿病患。

在這些罹患糖尿病的人中,21%的病患被發現有低、中頻率範圍的聽損;相較而言,非糖尿病患者大約僅有9%的比率。此外,大約54%的糖尿病患有聆聽高頻聲音的困擾;相較而言,非糖尿病患者大約僅有32%的比率。

這項數據適用於成人糖尿病患者,不論性別、種族背景、教育或收入,並根據年齡導致聽損的因素做出修正。

此項研究證實聽力損失與糖尿病存在緊密的關連,研究者建議所有的糖尿病患都需要做例行性的聽力篩檢。

來源:hear-it

研究出處:Kathleen E. Bainbridge; Howard J. Hoffman; and Catherine C. Cowie. Diabetes and Hearing Impair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udiometric Evidence from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1999 to 2004.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08: 149 (1): pp.1-10 [link]

2008年10月8日 星期三

[書籍]聽力學詞典 - Comprehensive Dictionary of Audiology

0 意見

聽力學目前尚不是一門主流的科學,尤其對華人研究者而言,以中文撰寫的聽力學相關參考資料有限,有時候在撰寫論文或將英文專業文章翻譯成中文時,總是覺得手邊少了一本稱手的工具書。在此筆者推薦一本不錯的聽力學詞典給大家。


  • 書名:Comprehensive Dictionary of Audiology: Illustrate
  • 作者:Brad A. Stach
  • 出版商:Singular
  • 版次:第二版(2003年4月2日)
  • 語言別:英語
  • 頁數:400頁
  • ISBN-10: 1401848265
  • ISBN-13: 978-1401848262
  • 定價:48.95美元
  • Amazon書局連結(link)

這本Comprehensive Dictionary of Audiology: Illustrate內含約7,000條聽力學專業詞目。在撰寫英文論文,尋找專有名詞定義時相當好用。唯可惜的是,本書出版距今已有5年,對於近年突飛猛進的助聽技術而言,相關的專有名詞解釋略有不足。

(繼續閱讀...)

[研討會]美國聽覺學會年度會議徵稿

0 意見

美國聽學學會(American Auditory Society)為其在2009年3月5日到7日,於亞利桑納州(Arizona)斯科茲代爾(Scottsdale)舉辦的年度會議徵求稿件。

所有的投稿將會被大會委員會評審,所有的稿件只能透過官方網站上傳投稿。投稿截止期限為2008年12月10日。

相關連結:

2008年10月7日 星期二

[新聞]熬夜壓力大 男子耳中風聽力險受損

0 意見

本新聞轉載自2008年10月7日的NOWnews,如不同意轉載,請聯絡板主刪除此篇文章。

東森新聞記者陳學風、陳志忠

耳朵也會中風?台中市一名33歲的黃先生在前幾天起床後,右耳突然聽不到讓他相當驚恐,經過醫師診斷發現,這是因為他經常熬夜、壓力大,加上血管收縮或病毒感染,才會產生突發性耳聾,一旦延誤就醫很可能導致喪失聽力。

黃先生因為右耳中風,所以手機響個不停就是找不到在哪。他說,早上起床之後就發現耳朵好像聽不見,他以為是耳鳴並嘗試吹氣,可是都沒效果。黃先生最近工作壓力大,所以經常熬夜,加上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的症狀,在天氣轉涼的情況下,讓他右耳產生突發性耳聾。

黃先生表示,耳朵有一點不平衡的感覺,當他在聽聲音的時候,好像都在一個空曠的空間聽見別人的聲音,他緊急就醫並持續打類固醇,才讓右耳慢慢聽得到。對此,耳鼻喉科醫師黃啟源表示,會引發突發性耳聾跟血管突然收縮及病毒性感染有關,除了季節變化容易引發外,生活作息不正常、熬夜或者是長期處在噪音環境中也會使得病情加重。

黃啟源指出,會有突發性耳聾是因血管孿縮的關係,另外也有可能是不知名病毒侵犯聽神經所引起,大概有30%以上的病人聽力不會再恢復。黃啟源還提醒,一旦內耳中風,經常伴隨暈眩,有1/3的民眾受損的聽力不會恢復,所以儘量少熬夜、放鬆生活步調就能避免耳朵中風。

2008年10月6日 星期一

[產品]真正開放的耳內型助聽器 - "be" by ReSound

6 意見



GN ReSound不愧是開放式技術的領航者,這款be助聽器,又再次帶給筆者驚喜。GN ReSound將此技術稱為看不見的開放式技術(invisible open technology, IOD)。be將麥克風獨立在助聽器本體外,麥克風可固定在concha cymba的位置,而喇叭與助聽器本體則塞入耳道裡面。從外觀來看,確實幾乎看不見助聽器。

(繼續閱讀...)

2008年10月5日 星期日

[書籍]言語科學-理論與臨床應用 再刷了!

0 意見


還記得2006年8月,我們陽明大學醫工所聽語工程實驗室的楊順聰教授與幾位同學翻譯出版了這本「言語科學-理論與臨床應用」。歷經兩年的時間,本書再度於2008年9月再刷出版,真是可喜可賀。雖然國內對聽語科學研究的人較少,讀者群不是很多,但我們仍希望本書能對華人界在聽語科學方面的研究做出一些貢獻。

本書的翻譯花了我們相當多的時間與心力,內容相當充實。本書也同時被列為台灣聽力語言學會的參考書目,如果有哪位老師有機會指定這本書為授課書目,請通知我,我會請出版社贈書一本給您做參考。希望大家能 多多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謝謝。

(繼續閱讀...)

[參考資料]行政院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報告

0 意見

國內的行政院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內有許多值得參考的聽力研究調查報告,有興趣的研究者可以下載回來看看。

其中,聽力監視系統資料庫內有各年度不同年齡層與不同職業別的勞工聽力閾值資料,統計數量相當龐大,值得參考。例如95年度的「勞工保險預防職業病健康檢查噪音作業聽力檢查統計年報」,其目的為:蒐集噪音作業勞工聽力檢查各頻率聽力閾值資料,建立該群體聽力資料庫,並評估聽力損失情形,做為噪音作業勞工聽力保護計畫之參考。資料來源來自勞工保險局「勞工保險預防職業病健康檢查」。勞工保險預防職業病健康檢查指定醫院將勞工健檢聽力檢查書面資料彙報至勞保局申請檢查費,由本所以人工方式進行資料鍵入,再加以統計分析。聽力受檢日自95年1月1日至95年12月31日,分析約100家醫療院所通報約2,080家事業單位受檢資料,共計122,974人次聽力檢查資料。

另外,可以看看該所網站上的出版中心,例如在「各年度研究報告」中有許多嚴謹的報告,例如:1.
噪音暴露勞工服用抗氧化藥物對噪音引起的聽覺影響;2. 勞工聽力損失之風險評估;3. 防音材料性能研究─材料穿透損失測定系統之建立;4. 防音材料性能評估─吸音率測定系統建立與比對等等。這些研究報告包含了醫學、聽力學、聲學等等領域,對我們從事聽力相關研究的人來說,這些用政府資源做出的報告相當值得我們參考。

2008年10月4日 星期六

[產品]GN ReSound dot助聽器獲2008年red dot工業設計大獎

0 意見

dot助聽器

  • red dot獲獎年份:2008
  • 製造商:GN ReSound, Glenview, USA
  • 內部設計(In-house design):William Campbell, Gregory Prutnikov
近年來聽損者已經逐步接受配戴助聽器以改善自己聆聽品質的觀念,配戴助聽器已漸漸不再被視為殘障的象徵。然而,傳統助聽器膚色的外殼與龐大的外型,實在對較年輕的聽損者族群沒有什麼吸引力。因此,近年來助聽器大廠們紛紛引入工業設計,讓助聽器就像精品一樣,變得越來越時尚,其中不乏外型與功能上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產品。

(繼續閱讀...)

2008年10月3日 星期五

[專欄]語音聽辨測驗設計的新思維

1 意見

(由於筆者最近去加拿大出差,所以網站的更新比較慢,今天先以之前筆者發表在台灣聽語學會第二十二期電子學報的專欄文章分享給大家,之後再恢復正常的更新。)

編輯的話

王南梅(聽語電子學報主編)

語音辨識能力反應聽損者在聽覺現實環境中所面臨的問題,如何設計適當的評估工具以反應對話中許多語音特質,而能正確測量出來流暢對話聲學特質確實是一項挑戰!聽損者語音辨識測驗發展需從語音結構、單詞、雙詞、多詞、甚至語句,成人或兒童語料庫、依據何種語料庫、語音錄製程序、施測方式與測驗環境等等均會影響測驗信度與校度。近年來我們樂見這樣的測驗發展已見曙光,雖然未來更需要整合聽力學、語音聲學、語言學、工程學、測驗學等跨領域學門繼續發展;而近年來陽明醫工所發展出的實驗室與研究環境確實讓人羨慕,更高興看到他們近年來與聽語人員合作的研究成果,本期主題文章由陽明醫工所蔡昆憲博士候選人發表他們的研究成果「語音聽辨測驗設計的新思維」,希望能帶給聽語人員更多臨床運用的省思。

(繼續閱讀...)

2008年9月28日 星期日

[期刊目錄]復健研究與發展期刊(JRRD)發行人工電子耳特刊

0 意見

復健研究與發展期刊(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JRRD)是由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Department of Veterans Affairs)所贊助的期刊,此期刊涵蓋28項復健主題,是復健領域相當著名且專業的期刊。由於噪音導致的聽損(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已經變成現役與退役軍人最常見的障礙,因此JRRD本期(Volume 45, Issue 5)特別針對聽障成人使用人工電子耳之主題發行了一份特刊,其目錄簡介如下,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看看:

  • 個人對於多頻道人工電子耳的想法與對未來的展望(Personal reflections on the multichannel cochlear implant and a view of the future, page. 651)
  • 設計人工電子耳電極陣列的考量:電極陣列的剛度、尺寸與植入深度(Considerations for design of future cochlear implant electrode arrays: Electrode array stiffness, size, and depth of insertion, page. 731)
  • 使用兩個人工電子耳或一個人工電子耳搭配對側助聽器來回復聽覺對稱(Restoring hearing symmetry with two cochlear implants or one cochlear implant and a contralateral hearing aid, page. 749)
  • 聲學與電子聽覺的整合(Integration of acoustic and electrical hearing, page. 769)
  • 人工電子耳使用者的音樂感知以及人工電子耳與身心能力的關連(Music perception in cochlear implant user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psychophysical capabilities, page. 779)

2008年9月27日 星期六

[新聞]膽固醇被發現會影響聽力

0 意見

編譯:蔡昆憲 (陽明大學醫工所聽語工程實驗室/博士候選人)

膽固醇會影響心血管是眾所皆知的事,現在美國的科學家推斷膽固醇同樣會影響聽力。

三所美國大學的研究人員操縱老鼠內耳中良好毛細胞的膽固醇高低,並藉由耳聲傳射(otoacoustic emissions, OAE)篩檢來測量老鼠的聽力。篩檢結果指出,當毛細胞中的膽固醇消耗殆盡時,會導致聽力衰退。當膽固醇增加時,老鼠在短期間內的聽力會有所改善,但經過一段時間後,聽力又再度衰退。

毛細胞內膽固醇的微調在發展過程中是自然發生,且在出生後不會有太大的改變。這與血液膽固醇不同,血液膽固醇會受到飲食的影響。因此,證明飲食習慣與聽力之間的任何相互關係是不可能的。

這些科學家們將他們的研究結果視為將來針對膽固醇與聽力研究的基礎。

本研究的領導者,貝勒大學(Baylor University)的William Brownell教授說:「如果我們連續吃油膩的食物會影響我們的聽力嗎?目前,我並沒有在兩者間看到這樣的關係。」「研究的結果幫助我們了解調節聽力的細胞機制,並提供我們另一種可能有助於聽損者的方法。」

資料來源:hear-it

2008年9月26日 星期五

[新聞]Starkey公司的Jason Galster獲得美國聽語協會(ASHA)編輯獎的榮譽

0 意見

編譯:蔡昆憲 (陽明大學醫工所聽語工程實驗室/博士候選人)

Starkey Laboratories Inc公司的Jason Galster博士獲美國聽語協會(American Speech-Language-Hearing Association, ASHA)的編輯獎,表彰其與Vanderbilt大學研究團隊合作的文章,是2007年最傑出的作品。

Jason Galster是Starkey公司教育與訓練部門的成員,在這篇發表於美國聽力學期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Audiology)的文章中:模擬教室環境的方向性效益(Directional Benefit in Simulated Classroom Environments),擔任第二作者。美國聽語協會之所以選擇這篇文章為年度最傑出的投稿,是基於文章的實驗設計、教育價值、科學與臨床的價值、對專業的貢獻以及理論的影響。

(繼續閱讀...)

2008年9月25日 星期四

[專欄]耳鳴的治療

0 意見

撰稿人:廖文輝 (台北榮民總醫院耳科主治醫師 / 陽明大學醫工所博士候選人)

耳鳴的定義:
所謂耳鳴,是指當我們的耳朵,在沒有外來聲音的刺激之下,自己卻能感受到有叮噹聲或轟隆的聲響(大部分是困擾人們的噪音感覺),可能是從耳部或頭部聽到的聲響,稱為耳鳴。根據統計的報告,耳鳴患者約佔耳科門診病患的十分之一強。僅次於聽力不良的患者,而這些患者中約有百分之五的人,抱怨因為嚴重的耳鳴情形,而影響其日常生活,造成其身心疲乏不堪,足見這耳鳴的影響嚴重性。

耳鳴的分類:
耳鳴依其發生時間的長短來分類;為短暫性(急性)耳鳴及慢性耳鳴兩種;短暫性耳鳴,是指最近才產生而以前沒有的,大約小於三個月內發生的耳鳴。慢性耳鳴,是指其耳鳴已經困擾超過三個月以上。短暫性耳鳴,較容易找到其可能的致病因素,而加以改善及治癒。慢性耳鳴則因為其發生時間較長,產生可能關聯的致病因素較多,且病患常身心已疲乏不堪,對醫師的信心及耐心較不夠,因此較不容易治療,常只能加以控制或改善而已,較難以治癒。

(繼續閱讀...)

2008年9月23日 星期二

[新聞]噪音損傷聽覺 當心iPod耳

0 意見

本新聞轉載自2008年9月22日的世界日報,如不同意轉載,請聯絡板主刪除此篇文章。

文/葛林

因長期受噪音侵襲而導致聽力創傷和衰變,是標準的現代文明病,尤其是iPod世代更受威脅。這種噪音聽覺創傷(acoustic trauma)是永久性耳聾最主要的原因,平時採取一些預防措施就顯得格外重要。

噪音聽覺創傷,是由於過度的噪音傷害到內耳的聽覺機能。在現代生活中,各種機器和音響所產生的強大音壓,造成聽力損失。人們普遍產生噪音聽覺創傷始於歐美的產業革命,工人每天在隆隆的機器運轉聲中工作數小時,噪音聽覺創傷很快就成了他們的職業病。如今,工作場所的噪音仍是聽力創傷的主要來源,但娛樂音響正迎頭趕上,成為侵襲聽覺的殺手。據估計美國有2800萬人的聽力受損,其中,噪音聽覺創傷占三分之一。

在產業革命時期,噪音聽覺創傷被稱為「鍋爐匠病」(boilermakers’ disease),因為製造蒸氣鍋爐的工匠大多有這個職業病。哈佛大學出版的「哈佛男性保健觀察」說,目前的噪音聽覺創傷趨勢如果持續下去,有一天可能會稱它為「iPod耳」(iPod Ear),因為iPod的流行,許多人把強大的音壓往耳內直灌,聽覺創傷的病例將直線上升。

(繼續閱讀...)

2008年9月22日 星期一

[期刊目錄]2008年09月

8 意見

大家可以由此下載最新的聽力科學相關期刊目錄:按此下載

本目錄中蒐集的期刊目錄包括:

  1. The Hearing Review - 2008.08
  2. Hearing Journal - 2008.09
  3. 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 (JSLHR) - 2008.07~08
  4.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udiology (JAAA) - 2008.04
  5. American Journal of Audiology (AJA) - 2008.06
  6. Ear and Hearing - 2008.09~10
  7.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diology - 2008.08
  8. Hearing Research - 2008.09
  9. The Journal of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JASA) - 2008.09
歡迎大家認領文章,撰寫摘要分享新知。摘要格式請參考:[網站相關]文章摘要撰寫格式

如要認領期刊文章撰寫摘要,請直接對此文進行回應,告知認領人姓名與欲認領文章的編號與題目。如該篇文章已經被人認領,建議挑選其它未被認領的文章,以免重複發文。

2008年9月21日 星期日

[產品]Ear Gear助聽輔具保護套

0 意見


筆者先前在助聽器公司負責維修業務時,發現助聽器常常因為汗水、雨水等受潮因素而導致內部零件受損。對於好動而易流汗的學童來說,更是有可能每幾個月就得將助聽器送回保養或維修。長久下來,維修費與等待時間對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使用者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臨床上,聽力師常常教聽損學童的家長用透氣膠帶纏繞在助聽器外,一方面可以減少汗水進入的機會,另一方面,則可以固定FM接收器以避免脫落,或避免助聽器音量切換或程式切換鈕被學童誤觸。然而,用透氣膠帶纏繞的效果有限且不美觀,每天又需要重新纏繞一次,十分不便。

(繼續閱讀...)

2008年9月20日 星期六

[摘要]Practitioners give high marks for user benefit to open-canal mini-BTEs

2 意見

撰稿人:曾雪靜 (科林聽力保健中心/聽力師)
審稿人:蔡昆憲 (陽明大學醫工所聽語工程實驗室/博士候選人)

文章原始出處:
作者: Earl E. Johnson
篇名: Practitioners give high marks for user benefit to open-canal mini-BTEs
出處: The Hearing Journal, 61(3): 19-28
出版年份: 2008

文章內容摘要:
自GN ReSound於2003年推出全球首款開放式(open-canal, OC)選配的助聽器ReSound AIR之後,開放式選配的迷你型耳掛機(OC mini-BTEs)已成為各家助聽器製造商必推的產品,且銷售比率逐年提高。在本文中,作者透過電子郵件調查了目前OC mini-BTEs的銷售狀況,以及使用者對不同形式OC mini-BTEs的偏好,茲將相關資訊整理如下,如欲獲得更詳細的說明,請參照原文(按此連結)。

(繼續閱讀...)

2008年9月19日 星期五

[研討會]2008/10/4 新生兒聽力篩檢學術研討暨共識會議

0 意見

會議名稱:新生兒聽力篩檢學術研討暨共識會議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 National Consensus meeting of Universal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 in Taiwan

時間:97年10月4日(星期六) 8:00 ~ 16:10
地點:台北護理學院 親仁樓一樓B118 台北市北投區明德路365 號
主持人:林鴻清 醫師 與 楊義良 教授
主辦單位:行政院衛生署 國民健康局、馬偕紀念醫院
協辦單位:彰化基督教醫院、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花蓮慈濟醫院、台北護理學院 聽語障礙科學研究所、台灣耳鼻喉科醫學會、中華民國聽力語言學會

議程與報名表 :下載

資料來源:台灣聽力語言學會

[新聞]耳鳴是老化現象?醫師呼籲不可輕忽

0 意見

本新聞轉載自2008年9月17日的中時健康,如不同意轉載,請聯絡板主刪除此篇文章。

【中時健康 林志遠/台北報導】

「我耳朵突然嗡嗡作響,是不是已經耳鳴了?」「我只有晚上睡覺才覺得有聲音,算是耳鳴嗎?」說起耳鳴,總是讓人覺得霧裡看花,但也常因此錯過了早期治療的契機,醫師提醒,耳鳴狀況變化多端,千萬不要忽略任何一個細節,才能即時處理耳鳴狀況。

耳鳴是個讓人很痛苦的疾病,一開始只有細小的聲音,又時有時無,通常經過一段時間後也可以不藥而癒,所以很多人都不放在心上,但是隨著時間或生理、心理狀況變差,耳鳴就變得惡化,從原本晚上聽得到,現在連白天也變得轟隆作響,有時甚至變得大聲而尖銳,讓人難以承受。

(繼續閱讀...)

2008年9月18日 星期四

[社福補助]台北市助聽器評估/檢測表及助聽器補助規定說明

0 意見

資料來源:台灣聽力語言學會

附檔為97年10月01日修正適用之「台北市助聽器評估/檢測表」及「助聽器補助規定說明」,請各位台北市的聽力師注意。

台北市助聽器評估/檢測表 [下載]
助聽器補助規定說明 [下載]

[新聞]義耳可以改善噪音環境下聽力與語言的認知

0 意見

編譯:蔡昆憲 (陽明大學醫工所聽語工程實驗室/博士候選人)

根據Archives of Facial Plastic Surgery期刊九月/十月雙月刊的報告中指出,義耳(prosthrtic ears)可以改善噪音環境下聽力與語言的感知。

某些病患可能需要義耳,因為他們的耳廓(外耳)因為癌症手術或外傷損毀而被摘除。作者表示,「這類病患的外耳道通常保持完整,且他們剩餘的聽覺系統應該可以正常發揮功能。對於這些病患,醫生不但需要修復因缺少外耳廓而導致美觀上的缺陷,更必需矯正因缺少耳廓而造成的聽力損失。」

美國西北大學的醫學博士William E. Walsh與他的同事們,在研究中分析八種不同的矽橡膠義耳修補材料。在研究的第一部份,研究人員將與實物一樣大小的泡沫塑料人頭假體上,外耳道的部分鑽了一個12毫米的孔,將一個麥克風放在耳道的入口,然後將人頭假體旋轉,每30度量測一次有義耳與無義耳下的聲壓級,直至旋轉360度為止。

平均而言,在聲音為4,600赫茲時,義耳可以協助收音並提升8.1分貝的音量。在聲音為11,500赫茲時,可以提升9.7分貝的音量。

為了觀察義耳是否真的對病患有益,11位說英語且正常聽力的年輕成人進行兩種版本的語音測試。第一種版本的語音測試未做任何改變,但第二種版本的語音測試則根據先前第一部份研究成果,模擬缺少耳廓時的聲學效果改變。受測者堵住他們的左耳,然後坐在兩個喇叭前,一個喇叭播放正常的語音,而另一個則播放白色噪音(white noise)。研究人員每次增加語音1分貝,直到所有的句子都能被理解。然後堵住右耳重複上述實驗。

在本實驗中,義耳明顯可以改善聽懂所有語音時所需的語音噪音比。作者表示這項研究證實了使用義耳可以提供特定頻率的聲學增益(音量放大),且這些聲學增益臨床上也顯示有助於噪音下的語音識別。為了驗證本次實驗的結果,作者接下來將對真正使用義耳的病患做進一步的量測。

來源: ScienceDaily
研究出處:William E. Walsh; Brian Dougherty; David J. Reisberg; Edward L. Applebaum; Chirag Shah; Patrick O'Donnell; Claus-Peter Richter. The Importance of Auricular Prostheses for Speech Recognition. Arch Facial Plast Surg, 2008; 10 (5): 321-328 [link]

2008年9月16日 星期二

[新聞]虛幻的耳鳴

0 意見

編譯:蔡昆憲 (陽明大學醫工所聽語工程實驗室/博士候選人)

在使用66位正常聽力且無耳鳴受測者的一項巴西研究中發現,在安靜情境且要求受測者專注在他們聽力的時候,有68%的受測者表示在他們耳內聽見了類似耳鳴的鈴聲。這些被察覺到的聲音被稱為是虛幻的耳鳴(phantom tinnitus)。

相反地,在安靜情境下,當受測者被要求專注在他們視覺的時候,有45.5%的受測者聽見虛幻的耳鳴。當受測者被要求專注在某項工作時,僅有19.7%的受測者反應有聽見虛幻的耳鳴。

單單在歐盟國家中,有4000萬到5000萬人有耳鳴的問題,其中超過1200萬人的耳鳴嚴重影響他們的正常生活。

耳鳴患者被耳鳴影響的程度因人而異。根據這項研究的學者表示,耳鳴患者的嚴重程度,強烈受到患者是否專注在他們的耳鳴症狀,以及是否處於寂靜的環境所影響。

來源:hear-it
研究出處:American Academy of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

2008年9月14日 星期日

[新聞]耳機聽音樂 近1成學子聽損

0 意見

23%聽不清楚高頻聲音 恐影響學習

本訊息轉載自2008年9月13日的蘋果日報,如不同意轉載,請聯絡板主刪除此篇文章。

【甯瑋瑜╱台北報導】一項最新調查發現,國內百分之八點四的國、高中生,已因長期接觸噪音而出現「噪音型聽力缺損」,且有近四分之一,已有聽不清楚高頻聲音的聽損前兆,由於受訪學生,高達九成平時有聽音樂的習慣,醫師提醒學生們不要長期使用MP3、iPod聽音樂;聽時音量不過大,且每次不宜超過六十分鐘。

長期處於噪音環境下,應定期做聽力檢查。杭大鵬攝

(繼續閱讀...)

2008年9月13日 星期六

[新聞]常掏耳 耳道增生窄如筆芯

0 意見

感染後角質變厚損聽力 醫:耳垢會代謝不必挖

本訊息轉載自2008年9月12日的蘋果日報,如不同意轉載,請聯絡板主刪除此篇文章。

【高麗玲╱台北報導】一名男子常用棉花棒挖耳朵,不慎將外耳道挖出細微傷口,後又因洗頭時水流進外耳道,造成細菌感染,致使外耳道角質增生,原本像吸管般大小的外耳道,狹窄至如原子筆芯般,現男子每隔一、二個月就得就醫清理耳垢,否則會聽不清楚。醫師提醒,民眾不要用棉花棒清理耳朵,以免外耳道受傷。

醫師提醒民眾不應用棉花棒清耳垢,以免外耳道表皮受傷。

(繼續閱讀...)

[新聞]耳朵進水勿用手挖 紅癢速就醫

0 意見

本訊息轉載自2008年9月2日的蘋果日報,如不同意轉載,請聯絡板主刪除此篇文章。

暑假已結束了,但戲水的人數依然不減,醫師提醒要留意耳朵進水情況,若不謹慎處理,可能影響聽力!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耳鼻喉部主任黃弘孟日前接到一名17歲少女,戲水時海水跑進耳朵,立刻把手指伸進耳朵把水挖出來,反而將耳朵弄破皮,出現脹痛、流膿,甚至影響聽力,檢查後發現是外耳道積存污水造成急性外耳炎,俗稱「游泳耳」,經過治療已無大礙。黃弘孟醫師提醒,耳朵進水後不要立即用手伸進耳道挖,只要將頭倒向進水側,一邊跳動身體,讓水自然流出即可。若覺得耳朵內仍有水,可將棉花棒輕輕伸入耳道,不要轉動,靜置做吸水的動作。

(繼續閱讀...)

2008年9月10日 星期三

[研討會]2008/9/28 Harmony HiResolution Bionic Ear System Workshop 高頻率辨識解析度聲音工作坊

0 意見

主辦單位:台灣聽力語言學會
協辦單位:儷聲聽力保健中心
講 師 :鄧麗芬
講師簡介:鄧麗芬現職美國Advanced Bionics公司(亞太地區) 人工耳蝸聽力學家,專責亞太地區新設及既有的人工耳蝸中心提供臨床、技術、康復及復康培訓及支援。畢業於澳洲雪梨麥覺理大學,取得言語學學士。後進修於香港大學,取得聽力學碩士。曾任職香港港安醫院聽力學家多年,積極參與聽力檢查、選配助聽器、人工耳蝸及研究工作。
聯絡資料:Joyce.tang@advancedbionics.com
研習時間/地點:97年09月28日(日)/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聽語障礙科學研究所教室(一)&教室(二)(台北市萬華區內江街89號)
報名費用:免費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97年09月22日(星期一)止
線上報名網站:http://www.slh.org.tw/tw/index.php?page=c1v&id=270&cat=1#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