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9日 星期一

[新聞]美國研究發現:坐公車戴上耳塞可以保護聽力

0 意見

本新聞轉載自6月26日的廣州日報,如不同意轉載,請聯絡板主刪除此篇文章


[伍君儀編譯]

美國華盛頓大學與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城市公共交通所產生的噪聲水準足以導致聽力受損,而且這種損傷是永久性的。據估計,目前全世界約有三千萬人的聽力被噪音損傷。

科學家們測量了紐約公共交通系統的噪聲水準,發現在交通工具中,地鐵達80.4分貝,輕軌也有79.4分貝;車站就更吵了,地鐵月臺達102.1分貝,巴士站臺達101.6分貝。總體情況是:車外高於車內,大站高於小站,地下高於地上。

哥倫比亞大學的格爾雄博士稱:在嘈雜的站臺上,每天呆2分鐘便足以造成候車乘客的聽力下降。華盛頓大學的奈澤表示:長期暴露在噪音稍弱的環境會造成慢性損害,而且噪聲水準只要增加一點,受損風險就會顯著增加,例如,95分貝的風險是85分貝的10倍,75分貝的100倍,“你的聽覺敏銳度只要下降10分貝,你聽清別人說話的能力就會大打折扣。”

美國環境保護署和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每日24小時的平均噪音水準應在70分貝以下,一般就不會影響聽力。格爾雄說,除了聽覺損傷,過量的噪聲還與高血壓、心臟病、內分泌紊亂、睡眠障礙有關,甚至能影響兒童的學習能力。

因此,科學家們建議加強個人防護。聽音樂的耳機不但不能減少噪音,反而還會增加,因為人們把MP3的音量調高來壓過周圍的噪聲。各種防噪耳塞、耳罩可以有效地把噪音水準降到安全範圍以內,建議出門坐公交的時候戴上。

2009年6月25日 星期四

[新聞]右耳傳達信息更易被人接受

0 意見

本新聞轉載自6月25日的廣州日報,如不同意轉載,請聯絡板主刪除此篇文章



人們喜歡用“左耳進右耳出”來形容不聽話的人。最新的科學研究顯示,這句話還真有一定的道理,如果希望別人更容易接受你所傳達的信息或是下達的指令,最好對著他的右耳說。

據英國媒體報道,這種現象被科學家稱為“右耳優勢”。右耳由左腦掌管,而左腦主要負責語言和邏輯思維,因此通過右耳傳達的語言信息更容易被人接受。

意大利基耶提大學的科研小組進行了這項實驗。研究小組在3家夜總會裏調查了數百人的行為,觀察他們如何在自然環境下傾聽他人講話以及接下來作何反應。研究人員一共向176人說出了索要雪茄煙的請求,結果發現,當對著人的右耳說出請求時,獲得雪茄的幾率明顯高于對著左耳說出請求。

為此,意大利科學家得出的結論是,當進行語言交流時,存在著一種“右耳優勢”,可以提高說話對象接受請求或者指令的意願。

另有研究顯示,人類的左耳在接收諸如“我愛你”等甜言蜜語時比右耳來得敏銳,因此如果想對情人示愛,最好站在對方的左邊。

延伸閱讀:
Hearing Review: New Research Shows Humans Right Ear Preference for Listening

[新聞]新生兒聽力篩檢 國外趨勢與台灣現況

0 意見

本新聞轉載自6月24日的中時健康,如不同意轉載,請聯絡板主刪除此篇文章

【文/馬偕紀念醫院耳鼻喉科林鴻清醫師】

未來台灣參加聽障奧運之選手將多數可以口語說話溝通,而非用手語!先天性聽力損失在新生兒各項早期篩檢的項目中,發生率很高,平均約千分之三新生兒有雙側永久性聽損,需要輔具介入。此種先天性聽障可藉由儀器,出生時即以客觀篩檢,以期早期發現先天性聽障,再予以使用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及聽語復健,使其得以正常聽覺發展,因之能正常口語說話溝通。

至於該使用何種儀器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檢,國內研究(2007)顯示,自動型聽性腦幹反應(AABR)能提供最低的偽陽性,減少後續的追蹤,整體花費也會較少,也可減少父母因偽陽性所致的焦慮。相較於耳聲傳射(OAE) 篩檢,是較為符合經濟效益之篩檢方式。


在美國,推動新生兒聽力篩檢至今約十五年,目前大多數州篩檢率超過90%。歐洲多國(如奧地利、比利時、英格蘭、波蘭、瑞典及愛爾蘭等國)亦將新生兒聽篩立為國家推動之計畫,使其全國篩檢率亦皆大於90%。

近如亞洲之新加坡及香港,其新生兒聽力篩檢率則已近100%。審視台灣,自1998年開始由馬偕紀念醫院與雅文基金會合作推廣以來已十年,加上近五年國民健康局的大力介入,在這之中從制定嬰幼兒聽力篩檢指引、網站登錄系統架設到實務的執行推廣計畫,再於2008年國健局推廣建置北(馬偕)、中(彰基)、南(成大)、東(慈濟)各地區服務中心,於台灣全面推廣自費新生兒聽力篩檢,並完成「2008台灣新生兒聽力篩檢共識」文件以為依循。

國內新生兒聽力篩檢之目前發展,根據衛生署國健局2008年研究統計,國內約500家婦產醫療院所中,有提供自費新生兒聽力篩檢者,約有200家占40%,在這40%院所出生的新生兒之中,約占全國60-70%新生兒父母有接收到此需要聽篩之信息,然因仍屬自費之關係,故全國實際聽力篩檢率約為40-50%。

雖然前述歐洲之數個國家其篩檢率已達90%,然歐洲其整體平均之篩檢率則約為37%。以此觀之,台灣目前之新生兒聽篩之水準仍是在歐洲平均水準之上。另在東亞國家中,台灣自屬於優異者。

2009台灣未來更當努力之方向,是將在「聽篩」、「確診」、「療育」三方面齊頭努力,使得國內多數先天聽障幼兒皆能開口說話。自然將來台灣參加聽障奧運之選手也應該多數可以口語說話溝通,而非用手語,那麼聽奧大會(Power of silence) 之標題當改成(Power of communication)。

相關連結:林鴻清醫師部落格(http://blog.yam.com/hclin59)

2009年6月23日 星期二

[新聞]一覺醒來驚呼失聰 突發性耳聾頻襲“80後”

0 意見

本新聞轉載自5月25日的北京晨報(新華網),如不同意轉載,請聯絡板主刪除此篇文章

壓力太大疲勞過度 一覺醒來驚呼失聰

王女士被眼前的診斷嚇了一跳:年僅28歲的她被醫生告知“由于腦缺氧,導致突發性耳聾”,她右耳恢復聽覺的幾率只有20%。記者從多家醫院耳鼻喉科了解到,“突發性耳聾”發病年齡正在大幅提前,20至30歲之間的年輕白領患病明顯增多,主要原因是工作或生活壓力大,長期疲勞,生活不規律。


19歲大學生回京治耳聾

26歲的白領小劉一夜醒來突然失去聽力。她急匆匆趕到中日友好醫院,隨後的聽力測試更讓專家驚訝,對于100分貝的極限測試音量,小劉竟然毫無反應。

失聰前一晚,小劉和好朋友去喝酒,醉酒後一覺醒來便發現生活完全改變了。僅在這兩周,中日友好醫院耳鼻喉科就接診了四五位患突發性耳聾的年輕人。“以前突發性耳聾是四五十歲的人才會出現的疾病,但是現在年輕人患病卻在增多。”耳鼻喉科主任醫師劉丹丹說,中日友好醫院的耳鼻喉科每20名患者中,就會有1例突發性耳聾。她近期治療的年齡最小的患者剛剛20歲,是一名在校大學生。劉醫生坦言,很多人都不可能恢復到以前的聽力了。

28歲的王女士是一家婚紗店的老板,由于工作忙、競爭激烈,她最近經常耳鳴,就診時被告知只有20%的治愈率。讓王女士驚訝的是,“在醫院輸液時,22個病人中,12個人輸的都是治療耳聾的藥,最年輕的只有19歲,在武漢上大學,是特意請了假回北京治病的。”

記者走訪本市多家醫院了解到,目前,因突發性耳聾就診的患者中40歲以下的人已佔一半以上,其中又以白領和大學生居多。

患者多身心過度疲勞

專家發現,患突發性耳聾的年輕人都喜歡熬夜、工作壓力大、長期疲勞。醫生分析,人長期處于壓力過大和身心過度疲勞狀態,會阻礙內耳血液供應,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容易導致失聰。而沉重的工作壓力亦會令本身患有耳鳴的人士病情惡化。

據劉醫生介紹,突發性耳聾又稱特發性突聾,為瞬間發生的、不明原因的重度感音性聾,多發生于單側耳,亦偶見雙耳同時發病或先後發病。患者多與體力疲勞過度、精神壓力太大、病毒感染有關,表現為患者突發性聽力下降,同時伴有耳鳴。患者中,大約有7%需要住院治療;約10%的患者會有嚴重的眩暈,伴有惡心、嘔吐等症狀。

7日內就診治愈可能大

據北京同仁醫院耳科專家介紹,患者在出現耳悶、耳鳴等症狀後,應及時就醫,一般在出現症狀後的7日內就診,治愈的可能性較大。

據了解,目前,治療突發性耳聾大多採用高壓氧或凱時輸液的方法。應用較大劑量的凱時治療仍有可能使其中一部分患者聽力提高。即使部分患者聽力得不到提高,但由于凱時對耳鳴的有效治療,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記者從朝陽醫院高壓氧科了解到,每周也有很多人到這裏進入高壓氧艙接受治療,通過輸氧改善血液循環。

2009年6月22日 星期一

[社福補助]臺南市人工電子耳耗材補助已開始實施

0 意見

資料來源:台南市政府新聞稿

刊登日期: 2009/5/26 上午 10:22:00
內容:
聽障人士使用人工電子耳,因耗材磨損更換頻繁,為提昇聽障療育效果,舒緩聽障家庭經濟負擔,並符聽障者實際需求,臺南市政府乃自98年5月27日實施人工電子耳耗材補助,凡設籍台南市市民有本項使用之需要者,均得提出補助申請。


因人工電子耳耗材單項價格非低,各項間相互輔助使用助聽效果更佳,衡酌使用者得因本項補助充分達到矯正聽力目的而免資源浪費,就低收入戶最高補助金額定為三萬元,非低收入戶定為二萬元,以期達到補助之實益。

其餘相關規定請至台南市政府社會處網站參閱「臺南市身心障礙者輔助器具補助作業規定」第3點之「身心障礙者輔助器具補助標準」人工電子耳耗材項。

社會處身心障礙福利科 黃若萍 06-3901027

2009年6月21日 星期日

[新聞]弱小動物靠聽力生存

0 意見

本新聞轉載自6月19日的國際線上,如不同意轉載,請聯絡板主刪除此篇文章

編輯:吳斌
記者:李瑞克

如果你在因身體的羸弱而自卑,就大可不必了。因為,你也許會在聽力上有一些超能力。這是美國科學家最近研究發現的結果,他們稱,矮小瘦弱的人,似乎比高大的人擁有更敏感的聽力。

求生本能造就好聽力

  據美國《科學美國人》雜誌近日報道,早期的研究發現,女性往往比那些肌肉發達的男性,擁有更好的聽力。科學家由此設想,瘦弱的人也許比身材高大魁梧的人聽力更好。於是,美國俄亥俄州伍斯特學院的研究者,邀請了50位志願者參與了一次聽力測試,讓測試者在聽到有什麼東西在朝自己逼近時按下按鈕。測試結束後,科學家按照測試者按動按鈕的力量,來判斷被測者的力量狀況和心血管的健康狀況。

  結果發現,那些體重只有不到45公斤的人,比那些體壯如牛的人更快地按下了按鈕。因為,他們在那個聲音接近之前就能感覺得到。科學家說,這種聽覺應該是一種弱者求生的本能。所以那些瘦弱、溫順的動物能夠避免被襲擊,從而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下來。


男性聽力更易下降

  還有研究表明,男性聽力下降的速度比女性快約1倍,特別是30~80歲的男性與同年齡女性相比,其聽力要差得多。在肥胖者中,男性聽力退化的程度也要比女性快3倍。

  醫學專家說,男性40歲以後鼓膜變厚、耳道萎縮變窄的趨勢比女性發展得更快,這就導致他們對單調的辨別能力,尤其是高頻聲音的辨別力的下降。60歲以後,有高達40%的男性出現不同程度的聽力障礙,而同齡女性只有14.2%出現聽力下降。

  在我們身邊,喜歡在工作時或一整天都戴著耳機的男性要比女性多,且喜歡參加震耳欲聾的搖滾音樂會的男性,相對於女性也要多。專家提醒,經常在迪廳、工廠等嘈雜環境下工作的人群,可以選擇佩戴耳機。

  此外,經常吸煙的男性比女性要多,而吸煙對聽力有一定損害。從1994年到1999年間,日本研究人員對1554名30歲到59歲的男性進行跟蹤調查發現,隨著抽煙年齡的增長與每天吸煙量的增長,這些受試者聽力損害的程度呈上升趨勢。研究人員指出,抽煙者的血液流到耳蝸部位的量比一般人要少,這很可能是影響聽力的原因。

  另外,吸煙時香煙燃燒會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炭。一氧化碳中毒可使螺旋神經節、前庭神經節和腦幹核網狀質受損害,這些組織都是與聽覺有關的關鍵部位。內耳既是末端血管供血的邊緣區域,又是非常敏感的部位。所以長期吸煙必然會影響內耳的功能,造成聽力下降。 

女性聽“八卦”耳最尖

  若干年前,英國西門子聽力集團曾經對2000人進行過一次調查。結果發現,受調查的女性中有超過2/3者承認,自己只有在跟朋友閒聊時才會集中注意力。也有同樣比例的女性承認,她們在偷聽附近發生的爭吵時會更加投入。

  與此相比,在接受調查的男性中,只有一半的人承認自己在聽“八卦”新聞時會認真聽,只有40%的人承認,自己會對旁人的談話感興趣。此外,超過20%的男性表示,他們總能認真去聽談話者的每一句話,而能做到此的女性被調查者只有不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