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4日 星期二

[新聞]我國(中國)加大力度幫助聾啞人重返有聲世界

(版主前言:本篇新聞不僅是事件報導,更提及了中國的聽障人口比例與聽力科學發展現況,值得我們留意,也希望政府能更增加對聽力科學相關研究的重視)

本新聞轉載自2008/03/03的新華網,如不同意轉載,請聯絡板主刪除此篇文章。

新華網上海3月2日電(記者 仇逸)

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從預防到康復指導,我國正不斷加大力度,幫助越來越多的聾啞人重返有聲世界,實現“奧運精彩──我聽到”的夢想。

在繼教育、民政、勞保、衛生等國家八部委去年聯合推出全國聽力障礙預防與康復規劃後,今年科技部又把“多道電子耳蝸的國產化研發及輔助設備配套研制”等列為“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目前項目正在招投標中,國家撥款將超過千萬元。


無聲世界裏,無數人的夢想在寂靜綻放

據2006年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顯示,全國有聽力殘疾人2780萬人;每年有2萬到3萬新生兒患有先天性嚴重聽力障礙疾病,並無法通過最先進的助聽器恢復正常聽力。

聽得見、聽得清、能夠和正常孩子一樣讀書、能和正常人一樣社交、工作、生活,在每一個聾啞人心中,都有一個夢想在寂靜綻放。耳科專家、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副院長遲放魯教授介紹說,造成聽力障礙的原因十分復雜,包括遺傳、藥物、感染、環境等因素。我國現有6歲以下中重度耳聾患兒超過11萬人。先天性聽力障礙是較常見的出生缺陷。聽力正常的嬰兒一般在4個月到9個月,最遲不超過11個月便呀呀學語,這是語言發育的重要階段性標志。嚴重聽力障礙的兒童由于缺乏語言刺激環境,如不能在出生後如期進入語言學習期,那麼在語言發育最關鍵的2歲至3歲內就不能進行正常的語言學習,嚴重者會導致聾啞,輕者導致言語障礙。如果有聽力障礙的兒童被及時發現,可以使用助聽器、電子耳蝸等人工方式幫助孩子建立必要的語言刺激環境,減少對于語言發育的損害,從而做到聾而不啞;反之,將會影響患兒一生的健康和幸福,給家庭和社會造成很大的負擔。專家強調,在孩子3歲之前進行幹預效果最好,在6歲前干預約80%的孩子能正常入學,超過8歲則基本無法改善聽力。

人工電子耳蝸移植術,耳聾的終極解決方案

移植人工電子耳蝸是目前世界公認的耳聾終極解決方案。從1994年在我國開始實施,目前已有數千名聾啞患者佩戴使用人工電子耳蝸,其中多數是兒童。但是,至今國內市場上的人工電子耳蝸全部都是進口產品,裝置價格高達14萬元到25萬元,加上手術費用及後期的康復費用,治療總價在26萬元到40萬元之間。(PS: 金額單位為人民幣)

除了價格,手術難度也是阻礙人工電子耳蝸移植術開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國能較好開展這一手術的專科醫生為數很少。中華醫學會耳鼻喉頭頸學科學會常務委員、上海市聽力障礙診治中心主任吳皓介紹說:耳蝸是一個十分精細、神經極其豐富的部位,手術者必須具備熟練的耳顯微技術。

令人欣喜的是,目前全國有3家主要機構正在進行國產人工電子耳蝸的研發。其中,在著名華人科學家、2005年度國際電子耳蝸大會主席曾凡鋼教授領銜研發下,浙江諾爾康神經電子科技公司預計今年四五月份能生產出100臺具有國際水平、擁有中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多通道、多電流源、低功耗、低成本、適合漢語語言特性的人工電子耳蝸。

為了減輕患兒家庭的經濟負擔,許多機構伸出了援手。臺灣長庚集團“聽力重建,啟聰行動”在全國各定點醫院向手術患兒捐助人工耳蝸設備。在上海,外地來滬打工人員有聽力殘障的子女也可申請這一項目捐助。此外,從今年開始,上海市殘聯將向每一位接受人工耳蝸手術的60歲以下人士提供6萬元的資助。

預防和康復,實現“人人享有健康聽力”

如今,我國北京、上海、山東等省市已經開展較具規模的新生兒聽力篩查。在上海所有的分娩點,伴隨著一個新生命的誕生,都會有一份特殊的禮物──聽力篩查告知書。只要父母同意,上海各接產醫療機構會採用最先進的耳聲發射方法,對每一位出生嬰兒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查,力爭對患有聽力障礙的兒童做到及早發現、及早幹預和治療,使這些兒童可以像正常兒童一樣生活和學習。安徽的昕豪小朋友今年也5歲了,他今年1月22日接受了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如今剛開始開機訓練。他的父親陳先生告訴記者:“我感覺孩子明顯活躍起來了。”除了佩戴助聽器和移植人工耳蝸外,科學的康復訓練也是走出無聲世界的重要關鍵,一般來說,應該讓孩子到正規機構接受1年至2年的康復訓練,並與家庭輔導相結合。根據國家有關規劃,到2015年,全國以縣為單位的聽力語言康復服務覆蓋率將達到8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