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30日 星期三

[演講]2008/05/31 智能助聽器 (The Intelligent Hearing System)

1 意見

主 題:智能助聽器 (The Intelligent Hearing System)
日 期:2008年5月31日
地 點: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聽語障礙科學研究所C401教室
主辦單位: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聽語障礙科學研究所
富聆聽力中心
協辦單位:中華民國耳鼻喉科醫學會、中華民國聽力語言學會
主 講 人:Dr. Don Hayes / Mr. Ken Liew
費 用:免費參加
學 分:中華民國耳鼻喉科醫學會、中華民國聽力語言學會學分認證中
報名方法:請填寫報名表,傳真至02-27718469、網路報名:amy.chen@new-care.com.tw、或電話聯絡02-27810069

報名表與演講內容請由此下載:http://www.badongo.com/file/9116728


主講者簡介:
Dr. Don Hayes目前是 Unitron Hearing的 Director of Audiology ,參與各項新產品及技術的研發,在各大專業雜誌有許多的文章發表。 Don 同時也擔任加拿大多倫多的 Sunnybrook Health Science Centre 聽力師顧問,及加拿大健康部 ( Canadian Ministry of Health) Sioux Lookout Project 顧問。

在進入Unitron Hearing公司服務之前,Dr. Don Hayes 於 January 2001 – August 2002擔任美國的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s and Disorders 的助理教授。

Dr. Don Hayes的學經歷非常完整,擁有豐富的臨床與研究經驗,更親自參與Unitron Hearing產品的開發,在各大專業雜誌有許多文章發表,也獲得多項的獎項 (AWARDS & SCHOLARSHIPS)。

Dr. Don Hayes 的學歷為:
  • Ph.D. (Audiology): 2002,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 Master of Arts (Audiology): 1987,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
  • Bachelor of Arts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 Sciences): 1985,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
Dr. Don Hayes 也擔任多種專業刊物的評委( ADVISORY, REVIEW BOARDS, EDITORIAL CONSULTANT)
  • American Journal of Audiology, 2002 – Present
  • 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 2003 – Present
  • Advisory Board Advance for Audiologists, 2003 – Present
  • Advisory Board Audiology Online, 2003 – Present
  • Review Board Audiology Online, 2003 – Present
  • Advisory Board Healthy Hearing, 2003 – Present

Mr. Ken Liew 在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取得 電子工程學位後,即擔任3M等跨國企業亞太地區之開發。自2004年加入Unitron Hearing之後,Ken Liew以他豐富的跨國業務經驗,協助Unitron Hearing成功的發展亞太區市場。Ken Liew將分享助聽器全球化的市場趨勢。

2008年4月29日 星期二

[新聞]幼兒過早驗聽力 準確性成疑

0 意見

2008/04/28的明報健康網,如不同意轉載,請聯絡板主刪除此篇文章。

【明報專訊】初生嬰兒一般也會接受聽力測試,以了解聽覺是否正常,但港大研究卻發現,初生嬰兒太早接受聽力測試,或會因耳內積水或殘留物未完全清除,令聽覺系統短暫性閉塞,評估結果易出錯,父母虛驚之餘,也增加醫療系統的壓力。

港大教育學院溝通障礙研究中心和言語及聽覺科學部,在最新一期國際醫學期刊《臨床耳鼻喉科》發表一項有關初生嬰兒聽力調查研究,了解嬰兒接受「耳聲傳射」及「聽性腦幹反應」檢測聽力的準確度。

研究人員為317名嬰兒進行研究,結果顯示,嬰兒若在出生後50天才接受「聽性腦幹反應」檢測,驗出聽力正常者多達6成,若在出生後50天前已接受有關檢測,只有24%屬正常。另外,若嬰兒接受「耳聲傳射」後,超過20天才作跟進臨床評估,其聽力驗出正常者達65%;相對若在20天內已作跟進評估,驗出正常者只有42%。

耳內積水胎脂殘留耳道

由於初生嬰兒會因為耳內積水未完全清除,或有「胎脂」等殘留物,影響耳道造成短暫性聽力問題。然而,隨著嬰兒長大,此問題亦會消失。研究指出,嬰兒年紀太少進行聽力測試準確性未必高,甚至導致父母虛驚,因此醫護人員進行及早診斷介入治療之餘,亦要平衡有關檢測誤差導致的醫療成本及憂慮。

2008年4月26日 星期六

[專欄]被指大牌 被叫白癡 原來是中度聽力受損

0 意見

作者:張秀雯 (振興醫院聽覺醫學中心/聽力師)
發表於2008/04/26 自由時報

一名就讀某私立高職的學生由母親帶著,前來醫院接受聽力評估。

根據母親的說法,該名學生從小就很不專心,學習能力明顯比他的雙胞胎妹妹落後很多,與他同校的妹妹不但覺得很丟臉,甚至以「白癡」稱呼他。也曾經有同學因看不慣他常常耍大牌不理人的行為,以利器刺傷他的大腿作為教訓。


由於學校一位新進輔導老師強烈懷疑這名學生有聽力障礙的問題,因此再三催促家長要帶孩子去醫院接受檢查,而在完整的聽力評估後,這名學生確實如輔導老師所懷疑的,雙耳均具有聽力損失的問題,聽損程度皆為中度,也難怪他的學習能力較差,注意力不集中了!

他的母親一時無法接受檢查的結果,再三向聽力師強調︰「多講兩次,他還是可以知道別人在說什麼,這個孩子只是不專心而已。」

事實上,若非藉由完整的聽力評估,輕度及中度的聽力損失實在不易被發現。這一類的孩子往往被誤判為注意力不足或是智力障礙,因為他們仍然可以聽到大部份的聲音。

對於聽起來模糊不清的語音,聰明的孩子會藉由嘴型、臉部表情、手勢動作、環境線索等等,猜測說話者的語意而做出回應。但是聽力上的缺損,無法應付噪音的干擾,在惡劣的聽覺環境下(如吵雜的狀況),這類的孩子往往會出現雞同鴨講的反應。在學習的情境中,也較容易產生「聽覺疲勞」的現象,導致注意力短暫的問題。

若是您的孩子或是班上的學生,有以下所描述的特徵時,請儘速為他安排聽力評估,不要讓聽力損失成為孩子學習路上的絆腳石!

  • 常常答非所問。
  • 說話特別大聲。
  • 在吵雜的地方常常需要別人一再重複話語。
  • 常常對於背後傳來的語音沒有回應。
  • 注意力很短暫。
  • 聽人說話時,常注視對方的嘴巴動作。
  • 電視開得特別大聲。

2008年4月24日 星期四

[新聞]新發現反駁關於內耳的主流看法

0 意見

New findings contradict a prevailing belief about the inner ear

本文摘錄自:http://www.physorg.com/news122049885.html
編譯:李沛群 博士(陽明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

February 12, 2008

一隻健康的耳朵會發出輕柔的聲音以回應傳入的聲音。可由敏感的麥克風察覺,這種耳聲傳射(otoacoustic emissions)幫助醫師測試新生兒的聽力。一隻聾耳無法產生這些回音。

涉及 Michigan 大學與 Oregon Health and Science 大學的新研究證明,與當前的科學思想相反,這種傳射並非以它們進入的同樣方式離開耳朵。這些發現賦予一種現象新洞見,讓研究者對於聽力喪失有更好的了解,而他們也強化了一個先前有爭論的研究,那具有相似的結論。


這項研究的報告發表在當期 PNAS 上。

"先前對於耳聲傳射如何離開耳朵的看法是這樣:這裡有道反向傳導的聲波,如同向前傳送的聲波一樣,沿著耳蝸的結構以相同方式離去," Karl Grosh 說,U-M 機械工程與生物醫學工程系的教授,同時也是該論文作者之一。"這些測量證明並非如此。"

Grosh 表示,下一步是要開發工具以找出聽力損失是在何處發生。"如果我們想要嘗試從傳射推斷耳朵出了什麼問題,我們就必須了解這種傳射是如何產生的," Grosh 說。

這項實驗,在 Oregon Health and Science 大學,副教授 Tianying Ren 的實驗室中完成,證明傳導出來的聲波通過內耳的液體,而非沿著耳蝸的基底膜(basilar membrane)蕩漾(rippling)。

耳蝸,位於耳朵深處,形狀像隻蝸牛。基底膜實質上將耳蝸內部通道直接切成二半,成為二個腔室。二腔室都裝滿液體。進入耳朵的聲波沿著基底膜穿過耳蝸產生波動,最後終於刺激了 organ of Corti(柯蒂氏器),那感覺聲音,並將訊號經由聽覺神經傳到腦部。

根據這項實驗的結果,從耳中傳出的聲音,很可能通過基底膜的某一邊。

為了這項實驗,研究者使用雷射干涉儀,可偵測波,來測量基底膜在回應沙鼠(gerbils)耳蝸中兩處聲音時的振動。他們偵測到聲波在膜上向前行進的證據,不過他們並沒有發現反向傳導波的證據。

" 我們的新方法可偵測少於 1 皮米(兆分之一公尺)的振動,比原子直徑要小 1000 倍。新資料證明,在橫跨很廣頻率範圍的生理學聽力等級中,這裡並沒有可供偵測的反向傳導波," Ren 說,此計畫的主要研究者。"這種知識將改變科學家對於「聲波在耳蝸內傳播」或「耳蝸如何處理聲音」的根本想法。"

2008年4月23日 星期三

[期刊目錄]2008年04月

7 意見

大家可以由此下載2008年04月的聽力科學相關期刊目錄:按此下載

如要認領期刊文章撰寫摘要,請直接對此文進行回應,告知認領人姓名與欲認領文章的編號與題目。如該篇文章已經被人認領,建議挑選其它未被認領的文章,以免重複發文。

陽明大學聽語工程實驗室的碩士生,其閱讀的文章由負責博士生指定,並在此用「回應」確認。

2008年4月18日 星期五

[新聞]醫師:鼻竇炎患者感冒當心併發中耳炎

0 意見

本新聞轉載自2008/04/17的中央通訊社,如不同意轉載,請聯絡板主刪除此篇文章。

(中央社記者程啟峰高雄十七日電)天氣忽冷忽熱,感冒人數驟升,耳鼻喉科醫師今天說,鼻子與耳朵相通,鼻竇炎患者如感冒過度擤鼻涕或倒吸易併發中耳炎,嚴重者會造成永久聽力受損甚至併發腦膜炎,不可不慎。


高雄市吉田耳鼻喉科醫院昨天有一名耳聾口啞鼻子膿水直流的黃姓資訊工程師前來求診,醫師診療後發現原來是感冒所引起的急性中耳炎、扁桃腺化膿及鼻竇炎。

黃先生表示,自己身體一向健康,如有感冒症狀也甚少就醫,雖這次感冒期間曾至其他診所就醫多次,但在症狀未見好轉的情況下索性不理,卻逐漸覺得聽力衰退、喉嚨劇痛,直到前天晚間睡覺時因鼻子阻塞至無法呼吸合併發高燒才覺事態嚴重,隔天才由親人陪同前往吉田耳鼻喉科醫院就診。

吉田耳鼻喉科醫師曾哲凰指出,鼻子與耳朵相通,因此罹患鼻竇炎的患者如拖延治療、過度用力擤鼻涕或倒吸很容易會併發中耳炎,特別是急性中耳炎好發於幼兒,因鼻胭通中耳的耳咽管為接近水平的位置,一旦鼻腔及鼻咽腔的分泌物逆流至中耳內就可能產生中耳發炎影響聽力,嚴重者會造成永久聽力受損甚至併發腦膜炎,民眾不可不慎。

曾哲凰說,中耳炎可分為漿液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及慢性中耳炎,細菌感染、過敏性鼻炎都是造成中耳炎的原因,而漿液性中耳炎會產生中耳積液的現象,須定期接受鼓氣式耳鏡追蹤檢查並徹底檢視鼻、咽部的狀況以防因鼻竇炎造成惡化。

他又說,急性中耳炎的部分患者可能因延遲治療造成耳膜穿孔而轉為慢性中耳炎,中耳炎的治療以抗生素配合口服藥物治療,有時可能需外科處理,以耳膜造口術引流清創患部並重建聽小骨鏈。

曾哲凰呼籲,如出現中耳炎,除按醫師指示治療外,平日應做好耳朵保健,在沐浴、游泳時可戴耳塞以避免耳朵進水,由於潮溼的環境是細菌霉菌外耳滋生的主因,若不慎進水,把頭傾斜輕輕搖擺讓水流出或用手扇風吹乾耳內水分,切勿用棉花棒清除耳垢,發生耳痛病症時切勿拖延立即就醫。

2008年4月16日 星期三

[新聞]耳鳴眩暈未積極治療 診斷為突發性耳聾

0 意見

本新聞轉載自2008/04/15的中央通訊社,如不同意轉載,請聯絡板主刪除此篇文章。

(中央社記者趙宏進台中縣十五日電)一位住在潭子鄉的李小姐,日前歷經擾人的耳鳴及短暫的眩暈後,以為是感冒造成,未積極治療。直到聽力出問題才到豐原醫院求診,醫師診斷為突發性耳聾,俗稱的「耳中風」,以藥物及高壓氧治療後,聽力已逐漸恢復。


豐原醫院表示,很多人都有耳鳴的經驗,可是如果耳鳴得厲害又伴隨眩暈的話就要小心。李小姐經檢查後發現,她的聽力喪失高達八十分貝(一般正常為二十分貝以下)。

五十歲的李小姐說,她是在睡夢中被自己的耳鳴驚醒,因為發病時正在感冒有眩暈現象,於是到住家附近的診所拿了三天藥,吃完後眩暈消失了,但右耳卻聽不到手機的聲音,才驚覺事態嚴重,趕緊到豐原醫院耳鼻喉科就診。

經耳鼻喉科主任吳尚衡診斷為突發性耳聾,經過住院治療,保住了聽力,耳鳴的現象也逐漸改善。

吳尚衡醫師指出,突發性耳聾就是一般俗稱的耳中風,是指患者在七十二小時內,一邊耳朵出現三十分貝以上的感覺神經性聽力損失。治療的黃金期是七天以內,延遲就醫,可能造成終身聽障的遺憾。

他說,引起突發性耳聾的原因很多,例如:工作及精神的壓力、血管栓塞、病毒的感染、長期噪音等。

由於該患者發病原因不明,為爭取時效,因此採取合併式療法;透過住院期間,抒解患者壓力並且施予末梢循環劑及神經修復劑,增加內耳血液循環及活化神經細胞。

另外,再配合高壓氧治療,使病人吸入百分之百氧氣,促進內耳組織循環,增加內耳組織含氧量,三天後病人的聽力恢復百分之九十。由於耳鳴的消除,需要較長時間,因此患者出院後仍須持續服用藥物。

吳尚衡醫師提醒生活忙碌、工作壓力大的人,要調整生活作習、降低工作壓力,當發生不正常的耳鳴及眩暈時要及早就醫,避免失聰的遺憾。

2008年4月15日 星期二

[論文]初探鼻咽癌患者治療後之助聽器成效

0 意見

研究生: 吳宛玲
研究生(英文姓名): Wan-Lin Wu
論文名稱: 初探鼻咽癌患者治療後之助聽器成效
英文論文名稱: Outcome measures of hearing aid in irradiat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atients
指導教授: 陳小娟 ; 蔡森田
指導教授(英文姓名): Hsiao chuan Chen ; Sen-Tien Tsai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 聽力學與語言治療研究所
學號: 69359205
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0
關鍵詞: 鼻咽癌 ; 助聽器成效
英文關鍵詞: nasopharygeal carcinoma ; outcome measures of hearing aid


摘要
為了探討鼻咽癌治療所造成的聽覺器官損害是否會影響鼻咽癌患者治療後助聽器介入的成效,本研究採便利取樣方式,選取有鼻咽癌病史之助聽器使用者與非鼻咽癌助聽器使用者,分別針對純音骨導聽閾、安靜及噪音下雙字詞辨識、個案導向的助聽器使用之溝通成效量表、成人聽覺表現量表-簡易版、或年長者聽覺表現量表-簡易版等四個聽覺復健成效評估向度進行分析。

本研究共分析16位助聽器使用者(鼻咽癌組與非鼻咽癌組各有8人),22隻耳朵,平均年齡為57.8歲,平均骨導聽閾值為48.7 dB HL,平均助聽器使用經驗為21.7個月,大多數患者(81%)使用全方位麥克風。結果發現:(1)鼻咽癌組之骨導聽閾年變化量(M0.5k-2kHz/low band=-0.2 dB;M4kHz/high band=2.5 dB)與非鼻咽癌組之骨導聽閾年變化量(M0.5k-2kHz/low band=-0.7 dB;M4kHz/high band=-3.4 dB),並無顯著差異。(2)不論是比較未助聽時、助聽時、或助聽前後的差異,鼻咽癌組之可接受最小訊噪比(Munaided=4.4 dB;Maided=10.0 dB;Mdiff.=5.6 dB)與非鼻咽癌組之可接受最小訊噪比(Munaided=7.5 dB;Maided=6.9 dB;Mdiff.=-0.6 dB),都無顯著差異。(3)於安靜中與1-2人對話、噪音中與1-2人對話、安靜中與群體對話、噪音中與群體對話等四種主要溝通情境,兩組之助聽器助益程度、助聽後表現、以及助聽器整體助益,都沒有顯著差異。(4)兩組之自評聽覺障礙總分,並無顯著差異。

儘管兩組在個別成效評估測驗上的表現無顯著差異,但研究暗示:(1)鼻咽癌組之周邊聽力衰退程度有高於非鼻咽癌組之周邊聽力衰退程度的傾向,(2)助聽器提供一般聽損者在噪音下的語音知覺表現改善效果有優於鼻咽癌患者的傾向。因此,建議除了加強鼻咽癌患者治療前的聽力諮詢、定期追蹤聽力外,更該考慮為鼻咽癌患者選配具有較佳噪音消減功能、方向性麥克風的助聽器,或使用調頻系統,並且訓練個體對噪音容忍度的提升、噪音下語音知覺的促進技巧。

[論文]助聽器配搭各類調頻系統在不同噪音音量中的語音聽辨研究

3 意見

研究生: 葉怡君
研究生(英文姓名): I-Chun Yeh
論文名稱: 助聽器配搭各類調頻系統在不同噪音音量中的語音聽辨研究
英文論文名稱: The combined effect of hearing aids with 4 different FM systems
指導教授: 陳小娟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 聽力學與語言治療研究所
學號: 69259010
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1
關鍵詞: 聽損學生 ; 調頻系統 ; 語音聽辨 ; 字詞聽辨閾 ; 聽取效益
英文關鍵詞: Hearing loss ; FM system ; Speech perception ; Reception threshold for words in noise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耳掛式助聽器使用者配搭各類調頻系統在不同噪音音量中的字詞聽辨閾與聽取效益,並了解其對各類調頻系統在清楚程度、舒適程度、雜音程度、音質和接受度之感受差異,以及探討此主觀感受與字詞聽辨閾的關係。所謂的聽取效益乃指在噪音情境中受試對象助聽器配搭各類調頻系統之字詞聽辨閾減去助聽器單獨使用時之字詞聽辨閾。研究者以14名左右耳平均聽閾約在80 dB左右之聽損學生為受試對象,在隔音室個別測量受試對象在噪音音量為50 dB HL和65 dB HL時,配戴個人助聽器以及助聽器分別配搭桌上音箱式調頻系統、感應線圈式調頻系統、有線式調頻系統以及無線式調頻系統的字詞聽辨閾。隨後再進行調頻系統主觀感受問卷的填寫,以了解聽損學生對於調頻系統之主觀感受,並探討此主觀感受得分與字詞聽辨閾之關係,作為提供聽語和教育單位選配調頻輔具樣式的參考。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不論噪音音量為50 dB HL或65 dB HL,助聽器配搭任何一種調頻系統的字詞聽辨閾皆顯著優於助聽器單獨使用時(p<.001)。 二、助聽器配搭桌上音箱式、感應線圈式、有線式以及無線式調頻系統的聽取效益如下: (一)在噪音音量為50 dB HL時分別是-10.43、-12.71、-28.00 與-26.43。 (二)在噪音音量為65 dB HL時分別是-8.57、-10.43、-25.00 與-22.36。 三、就不同調頻系統而言,助聽器配搭有線式或無線式調頻系統時 在噪音中所提升的聽取效益顯著優於配搭感應線圈式或桌上音箱式調頻系統時(p<.001)。 四、就不同噪音音量而言,助聽器配搭調頻系統在噪音音量為50 dB HL時所提升的聽取效益顯著優於在噪音音量為65 dB HL (p<.01)。 五、除了雜音程度,聽損學生對於各類調頻系統在清楚程度、舒適程度、音質以及接受度的主觀感受分數皆達顯著差異(p<.001)。桌上音箱式、有線式以及無線式調頻系統在清楚程度、舒適程度、音質以及接受度的平均分數都顯著高於感應線圈式調頻系統,且無線式調頻系統在音質與接受度的平均分數顯著高於桌上音箱式調頻系統。 六、無論何種調頻系統,研究對象的主觀感受得分與字詞聽辨閾間未達顯著相關 (p>.05)。

[論文]人工電子耳進階結合編碼策略的中文語音辨識成效模擬--結合助聽器之分析

0 意見

研究生: 董書豪
研究生(英文姓名): Shu-Hao Dong
論文名稱: 人工電子耳進階結合編碼策略的中文語音辨識成效模擬--結合助聽器之分析
英文論文名稱: Modeling Advanced Combination Encoder Combined Acoustic Hearing For Chinese Speaking Patients Using Cochlear Implants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中央大學 
系所名稱: 電機工程研究所
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1
關鍵詞: 連續交替編碼策略 ; 進階結合編碼策略 ; 助聽器 ; 人工電子耳
英文關鍵詞: Cochlear implant ; Hearing aid ; Advanced Combination Encoders ; Continuous Interleaved Sampling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在利用進階結合編碼策略來模擬人工電子耳並結合以低頻語音訊號所模擬的助聽器對中文語音辨識率的影響並且和臨床實驗結果做比較。臨床研究指出人工電子耳使用者若能結合低頻語音訊息,則能在中文語音辨識上獲得助益。同樣的結果也在本實驗室先前的連續交替編碼策略研究中獲得驗證。但因為現在普遍人工電子耳配戴者大都使用進階結合編碼策略,所以在和先前實驗相同實驗環境下將語言策略更換為進階結合編碼策略進行實驗。本研究在5位正常聽力者(NH)身上實驗下列三種不同情況:(1)使用訊雜比+4dB語料經過人工電子耳進階結合編碼策略處理後之語音訊號,單耳播放給受測者聆聽(2)使用訊雜比+4dB語料經過人工電子耳進階結合編碼策略處理後之語音訊號,混和低於500Hz之原始語料低頻訊息後,單耳播放給受測者聆聽。(3)使用訊雜比+4dB語料經過人工電子耳進階結合編碼策略處理後之語音訊號,結合側耳低於500Hz之原始語料低頻訊息後,以雙耳聽方式播放給受測者聆聽。其結果並和實際使用進階結合編碼策略之人工電子耳配戴者做一比較。初步結果顯示,雙耳聽在五位正常聽力者上單字及聲調辨識率皆獲得提升(單字辨識率平均值由39.6%上升至65.6%,聲調辨識率平均值由69.2%上升至96.8%)。其後再將此一結果和4位實際使用進階結合編碼策略之人工電子耳配戴者做一比較,其平均值結果在單字及聲調辨識率上有提升(單字辨識率平均值由13%上升至27.8%,聲調辨識率平均值由 54%上升至78%)。最後結果也發現,若能提供頻域成分愈多的原始訊息,在單字辨識率上會得到更多助益。

2008年4月13日 星期日

[新聞]全台首創 北市培訓聽語障新聞人

0 意見

本新聞轉載自2008/04/11的聯合報,如不同意轉載,請聯絡板主刪除此篇文章。

聯合報╱記者楊芷茜/台北報導

「主播一天要開幾次會」、「為什麼主播的皮膚、身材都這麼好?」全台首創的「新聞節目聽語障製播專業人員培訓班」昨天開跑,學員們爭相詢問新聞流程,還有女性學員立志向侯佩岑看齊,成為未來聽語障界的甜心主播。

不開口也能跑新聞?中華民國愛加倍社會福利關懷協會表示,只要具備編採觀念與製播技巧,聽語障者也可以透過筆談、讀唇語製作好新聞。


為打破外界對聽語障者既定印象,並配合2009年聽障奧運會在北市舉行,由市府勞工局補助協會600多萬元,與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台大多媒體製作中心合作開設新聞節目聽語障製播專業人員培訓班。

培訓班開學儀式邀到新聞主播李晶玉、電影導演林育賢、公視手語節目主持人王曉書擔任教師代表,接受多位學員獻上束脩六禮,並透過手語宣示完成九個月培訓課程的決心。

年紀最大的學員趙建民已64歲,他說,「我手語能力好,長期蒐集許多聽障者相關資料,手邊資源很豐富,參加課程是希望學習影像製作,自己動手拍攝聽語障者的生活。」

另有20多歲的女性學員直言,「我想組成聽障工作團隊,擔任節目主播,用影片宣傳聽障者文化與想法,不過在那之前得先減肥才會上相,像侯佩岑一樣漂亮。」

愛加倍協會表示,新聞媒體工作向來需要大量言語溝通,始終是聽語障者無法投入的行業之一。但隨著資訊發達,越來越多聽語障者對影像產生興趣,且聽障名模王曉書在公視聽聽看手語節目擔任主持人回響熱烈,促成開班培訓計畫。

九個月課程涵蓋學科與術科,共有10位教師授課,17個學員參加培訓,每位學員在年底完成10分鐘短片才能畢業。

2008年4月10日 星期四

[新聞]耳不聰走不穩 小心聽神經瘤作怪

0 意見

本新聞轉載自2008/04/09的中廣新聞網,如不同意轉載,請聯絡板主刪除此篇文章。

中老年人如果出現單側聽力受損、步伐不穩、吞嚥常嗆到等症狀,不要以為只是老年退化,有可能是「聽神經瘤」在作怪,醫師提醒民眾如果有類似症狀應該提高警覺,到醫院看耳鼻喉科或神經內科。﹙賴沁沁報導﹚


宜蘭縣一名六十多歲婦人,因為甲狀腺肥大前往醫院接受掃描檢查時,醫師意外發現腦部竟然有一顆直徑四點五公分大的聽神經瘤,造成病患單側聽力受損、伴隨經常性的耳鳴,腫瘤還壓迫到小腦,導致平衡感變差,行走步伐不穩,再加上腫瘤還壓迫到舌咽神經及迷走神經,因此病人在吞嚥時老是會嗆到。病患原以為是年老的病狀沒想到是腦子長瘤,經手術後平衡感恢復、吞嚥也不再困難,但因腫瘤太大聽力及顏面神經還是有一些受損。

宜蘭縣羅東博愛醫院指出,聽神經瘤雖然是良性腫瘤,初期症狀為單側耳鳴以及身體平衡感變差,只要能夠及早發現,手術後都是可以痊癒的;不過,如果等到吞嚥有問題才就醫,通常腫瘤都已經相當大了,這時不但手術危險性高,而且在開刀時比較難以保全被腫瘤嚴重壓迫的顏面神經,手術後恐怕會有顏面神經麻痺的問題。

2008年4月8日 星期二

[新聞]輕中度聽損兒童難察覺 有懷疑應及早檢查

0 意見

本新聞轉載自2008/04/05的中央通訊社,如不同意轉載,請聯絡板主刪除此篇文章。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五日電)輕度及中度聽損的孩子,在幼稚園或學校常有活潑愛鬧、上課不專心的情形,家長卻常以為孩子大一點就會穩定下來,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指出,如果孩子出現容易分心、口齒不清、要求說話者重複講話、將電視開得很大聲等情形,建議家長帶去做聽力檢查。


雅文基金會社工員胡婉菁表示,許多輕中度聽損兒家長常有疑問,孩子明明都有聽到聲音,也會說話,家裏也沒有人聽力有問題,怎麼可能會聽力損失,這些輕中度聽損兒常常是老師觀察孩子在校表現,發現與同齡孩子相比有明顯落差時,才會提醒家長注意要進行相關的檢查。

四歲的萱萱就是一例,她在就讀幼稚園時,上課注意力時常無法集中,難以專心聽課,語言發展明顯落後班上的同學,發音也不清楚,在老師的建議下,媽媽帶萱萱到醫院耳鼻喉科進行聽力檢查,才發現原來萱萱是中度的聽力損失兒童。

雅文基金會聽力師馬英娟指出,輕中度聽損兒常常會有口齒不清、上課容易分心的情形;在較吵雜環境中,明顯聽得很吃力,常常會說自己聽不清楚,或要求說話者重複;在背後叫他時,有時有反應,有時又無反應;在家中會將電視音量或音樂開得很大聲。

馬英娟說,孩子若有以上類似情況發生,家長都應該特別留意觀察並及早就醫診斷,雅文基金會由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補助設置免費諮詢專線,北區0800-889-881 、南區0800-800-832,若家長對於孩童聽力發展有任何疑問或聽損兒童家長要尋求協助時,皆可利用,或可參考雅文基金會資訊網www.chfn.org.tw

[演講]2008/4/9 聽語治療師的溝通力

0 意見

2008年4月1日 星期二

[新聞]專家提醒父母注意音樂播放器對孩子聽力的危害

0 意見

本新聞轉載自2008/03/28的新華網,如不同意轉載,請聯絡板主刪除此篇文章。

荷蘭研究人員的一份調查發現,很多青少年雖明白音量過大會損傷他們的聽力,但他們在聽MP3等音樂播放器時卻不願調低音量。研究人員呼吁父母注意音樂播放器可能對孩子聽力造成的傷害。


據路透社27日報道,研究人員對荷蘭兩所高中的學生進行了調查。接受調查的學生普遍表示知道MP3音量過大會傷害聽力,但大部分人說,他們喜歡聽MP3時把音量開到最大,並且無意改變這種做法。

此外,這些學生還淡化音量過大可能對自己的聽力造成的危害。很多人說,他們覺得自己的聽力沒那麼容易受損害。

調查還發現,很多父母並不知道音樂播放器可能對孩子的聽力造成損害。接受調查的學生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學生說,他們的父母曾警告他們不要將MP3的音量開得過大。

研究人員呼籲父母告誡孩子音量過大可能對他們的聽力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他們還提醒父母盡早注意孩子聽力下降的跡象,比如出現耳鳴或覺得聽到的聲音“減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