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法:- 受試者 – 23位習語後失聰的成年人(6男、17女;年齡介於58至83歲之間)。
- 聽力損失程度 – 輕度至中重度感覺神經性聽力損失。
- 助聽器 – Siemens Signia,助聽器內所有的語音處理功能均關閉。
- 實驗流程 – 實驗分為兩階段。在第一階段中,受試者先接受完整的聽力評估、取耳型、RECD測量以及原有的助聽器聲電功能分析。在第二階段實驗正式進行。受試者以單耳聆聽的狀況(非測試耳以泡綿耳塞封住)接受測試。研究者先將DSL [i/o]原始的建議值分成低頻帶(315 ~ 1000 Hz)及高頻帶(1250 ~ 4000 Hz),分別上下調整4.5分貝,得到20種不同的頻率反應曲線(nominally different frequency responses)讓受試者依序聆聽。測試時研究者播放一段語音(The Rainbow passage)讓受試者聆聽前15秒的片段,接著請受試者填寫關於聲音響度及音質的量表。「最佳聲音響度範圍」定義為受試者聆聽後,圈選量表中「舒服的音量」或是前後二個等級。「最佳的音質」定義為受試者聆聽不同的助聽器設定後,在音質層面的所有給分經平均後與所有受試者中給予的最高分相比,應落於百分之十的範圍內。另外,研究者亦以子音辨識測驗(採用"Distinctive Features Differences Test, DFD")施測。最佳的表現界定為得分75%以上。
結論:1. 在子音辨識測驗中,數種頻率反應曲線均可測得最佳的表現。
2. 受試者在所有的測量中,最佳的表現出現在低頻帶與高頻帶上下平均10分貝的範圍。
3. 最佳化頻率反應曲線的範圍大小與聽損程度、聽力圖形或先前的助聽器使用經驗無關。
4. 研究結果亦顯示不同的助聽器補償處方雖然建議不等的放大目標值,但均可能達到最佳的效果。因此,數個目標值可能會比單一目標值更合適於設定助聽器的頻率-增益特性(frequency-gain characteristics)。
5. 成年人的最佳助聽後頻率反應曲線可由 DSL [i/o]所提出的建議量來預估。語音清晰度、音質、聲音響度可經由調降總增益量(下修5分貝)及調降低頻帶增益量(下修5分貝)來達到最佳的效果。
未來研究:1. 由受試者自由調整助聽器參數的狀況下進行實驗,以驗證實驗結果的再現性(repeatability)。
2. 實驗參與的受試者可延伸至重度或極重度的聽損族群,或是傳導性、混合性的聽損類型。
3. 納入兒童的受試者以檢視成人與兒童所需音量的差異處。
4. 在不同的輸入音量下,找出每種音量的最佳頻率反應曲線。
個人心得:本篇文章報導DSL研究團隊如何修訂嬰幼兒專用的助聽器補償處方以擴大應用於聽損成年人的族群。其研究結果亦為許多有嬰幼兒助聽器選配經驗的聽力師們解答了一直以來的疑惑 –
是否要將助聽器調整至選配處方所建議的放大量,才能讓聽損嬰幼兒聽得最清楚?在本研究中,成人的實驗結果告訴我們其實所謂的最佳反應可以發生在一個範圍內,並不是一個絕對的點。因此,當聽損嬰幼兒的助聽器受限於最大增益量或是回饋音的問題而無法達到補償處方的建議量時,聽力師們可以稍微放心的讓助聽器增益量減少幾分貝了!
閱讀完本篇文章後需注意的是,實驗結果是以單耳聆聽的方式測得。因此,在將實驗所得的修訂值應用於助聽器選配時需輔以主觀與客觀的評量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