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新聞轉載自2007/12/20的蘋果日報,如不同意轉載,請聯絡板主刪除此篇文章。
【邱俊吉╱台北報導】國內約有十五萬名須配戴助聽器的聽力損傷患者,但傳統助聽器得塞滿耳朵洞口,台大醫院與慈濟醫療團隊近來合作研發出一款迷你助聽器,外型如一顆紅豆大,將其黏於耳膜上,透過配戴在外耳的麥克風,即能聽到外界聲響,適用於輕至重度聽障患者,預估兩年後上市。
國內研發
研究團隊成員、慈濟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李家鳳說,輕度聽障者聽不到二十至四十分貝的聲音,重度聽障者聽不到七十至九十五分貝的聲響;悄悄話約三十分貝,喧鬧的街道為九十分貝。
不用手術配戴方便
李家鳳指出,一般助聽器須塞置於聽障者的耳道,造成異物感等不適;中耳植入型助聽器,則需動刀將助聽器植進耳內聽小骨上;而直徑僅約零點五公分的迷你助聽器,使用時患者只需以凡士林將其黏於耳膜上,不需手術即可透過戴在外耳的麥克風,收聽到外界聲響。且因耳膜是密封的,不必擔心迷你助聽器跑進耳內的問題。因此助聽器研發成果申請專利中,成品仍無法曝光。
台大耳鼻喉部主治醫師劉殿楨說,該款迷你型助聽器完全由國人自製研發,預估兩年後上市,售價可壓低在一萬元以內;至於黏在耳膜上約零點五公分的耗材,在老鼠等動物實驗中,兩個月內都未掉下,且就算脫落再購買,價格約兩千元,對使用者負擔不大。
李家鳳指出,目前國內助聽器仰賴進口,一般售價約二至三萬元,中耳植入型則高達二十五萬元。
對極重度聽障無益
劉殿楨說,迷你助聽器仍不夠完善,例如實驗發現它對極重度聽障(九十五分貝以上)幫助不大。
國泰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羅師宏說,耳道內助聽器的配戴者,超過五成會抱怨耳朵有悶塞感,若助聽器小到可以黏在耳膜上對患者將是福音。
1 則留言:
非常高興看到國內有人願意投入助聽器的研發工作。但關於這種型式的助聽器可能還有一些問題需要釐清與克服。包括:(1)振動器相較鼓膜而言是一個挺重的負載,這是否會會影響鼓膜本身振動的頻率響應性質?(2)以光照管照射振動器促使其動作,若配戴者耳道內有耳垢,是否會影響光信號的傳遞?(3)振動器黏著在鼓膜上是否會有異物感?(4)振動器放置時可能還是需要經訓練人士以特殊工具協助放置,以確保鼓膜是否有破洞等問題?(5)放置振動器時是否有可能戳破鼓膜?....諸如此類。希望這個研究團隊能繼續改良這些潛在的問題。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