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新聞轉載自7月9日的中廣新聞網(Yahoo新聞),如不同意轉載,請聯絡板主刪除此篇文章
(彭清仁報導)
一名四十六歲的男子,耳朵滴答聲響了兩年多,搞得這名男子無法工作,就連睡覺時也聽到滴答聲響整夜,弄得這名男子幾乎要精神崩潰 ! 這名男子兩年多來看遍耳鼻喉科,甚至求診精神科,經過醫師一再診治最後才發現是罕見的「原發性顎肌陣孿」。
新竹一名四十六歲的男子,因為耳朵內出現滴答聲長達兩年多,最近耳內的滴答聲愈來愈大聲,就連晚上睡覺時,滴答聲還是源源不斷的傳出,讓這名男子整天心神不寧,無法專心工作,幾乎快要精神崩潰。跑遍了耳鼻喉科檢查,醫師都說耳朵沒問題,醫師最後建議這名男子到神經內科求診。
這名病患到署立新竹醫院向神經內科求診,郭璨銘醫師表示,這名病患的工作環境也相當安靜,奇怪的是,醫師拿起聽診器在病患的耳朵旁,真的聽到病患形容的滴答聲,醫師也替病患安排腦部磁振造影檢查,腦部並無異常,最後研判應該是少見的原發性顎肌陣攣。郭璨銘醫師指出,產生耳鳴的原因很多,大致上可分為自覺性耳鳴及他覺性耳鳴,這名病患的耳鳴是他人可以聽得到的,屬他覺性耳鳴,而引起他覺性耳鳴的原因包括血管性、肌肉性、耳咽管開放症等,顎肌陣攣則是屬於肌肉性的他覺性耳鳴。這種病的原因至今不明,因此一般顎肌陣攣常會被誤以為是自覺性耳鳴來治療。其實在臨床上,可利用輔助顎肌肌電圖及腦部磁振造影來鑑別診斷,在藥物治療後都會有相當的改善。
2009年7月9日 星期四
[新聞]耳內滴答響兩年 原是罕見原發性顎肌陣孿
2009年7月8日 星期三
[新聞]耳朵大便清光光…小心「游泳者耳」
本新聞轉載自7月7日的聯合報,如不同意轉載,請聯絡板主刪除此篇文章
【聯合報╱洪光良/北縣耀程耳鼻喉科診所醫師】
小明進了診間就嚷嚷:「耳朵好痛喔!是游泳進水?還是蟲跑進去了?」
原來小明每天都到游泳池報到,游完泳時,只覺得耳朵怪怪的,拿游泳池提供的棉花棒清一清後,異狀不但沒改善,反而更痛,只好來求診。坐上診療椅,還沒有放耳鏡入耳道,只是拉起耳殼,小明就哇哇大叫,耳道更是明顯的紅腫。這不是蟲在作怪,也不是耳朵進水,而是所謂的「急性外耳炎」。
我們的外耳除傳遞聲音外,還有保護外物進入的功能,因此,約2.5公分長的外耳,並不是直通的管徑,中間有一些曲折。耳道皮膚上還覆蓋著俗稱耳垢的耳蠟。不要以為耳蠟只是「耳朵大便」,是沒用的髒東西;其實耳蠟除了在耳道皮膚上形成保護膜外,裡面所含的酸性物質,更具有抗菌效果!
一旦外耳道遭受細菌感染,這些保護措施一道道被突破後,造成外耳的紅腫熱痛,這就是急性外耳炎,又名「游泳者耳」;這可不是游泳者才會感染,而是夏天游泳感染機率高,故名之。原因多是因泳者的耳朵長期浸泡在水中,耳內的潮濕改變了耳道微酸的環境所致。
此外,感染的常見原因還包括:游泳池的消毒藥水、洗頭洗澡的洗潔劑刺激皮膚;使用棉花棒清潔更是最大的幫兇,除了棉花棒品質良莠不齊,保存也不一定符合標準;不斷清潔耳道,也會降低保護耳道的功能;有時因看不到耳道的方向,會將正常耳垢推向深部,一不小心還會穿破耳膜。
一旦外耳紅腫熱痛,千萬不要自行塗抹藥膏;止癢、抗菌或抗黴菌藥膏應由醫師處方,尤其藥水絕對不可亂滴,因為萬一耳膜破裂,又滴進藥水後,會造成聽力永久的損傷。
預防急性中耳炎,最重要就是保持耳朵乾燥;游泳時,可用軟性耳塞防水;游泳後,用乾毛巾將耳道擦乾,若耳朵進水可以單腳跳躍,將水排出。如果有耳膜破損或中耳手術病史者,下水前最好要詢問醫師意見。
2009年7月2日 星期四
[社福補助]嘉義市將提供新生兒免費聽力篩檢
本訊息轉載自2009/07/01的NOWnews(PChome新聞),如不同意轉載,請聯絡板主刪除此篇文章。
記者孫慶璋、郭政隆/嘉市報導
嘉義市為建構安全及健康城市,將全面免費補助新生兒聽力篩檢,市府為讓孩子們一出生就得到呵護,30日上午在市府記者室舉辦「用心新未來 聽見全世界~全面補助新生兒聽力篩檢」記者會,推動新生兒聽力篩檢措施,也呼籲嘉義市所有家有新生兒的父母一定要帶孩子接受篩檢,共同守護孩子的健康成長。
黃敏惠市長表示,國內新生兒先天性聽障之發生率為千分之3-5,照這樣的機率推估,本市每年出生的2千位新生兒中,約有6-10名聽障兒,家有聽障兒的家庭她感到相當心疼,父母總是充滿自責與遺憾,後悔沒有及早讓孩子接受診治,等到孩子適應無聲的世界後,要幫孩子佩戴助聽器卻受到極大反抗,家長的痛心難過更是強烈,所以,這種簡單易行、花費不多又非侵入性的篩檢措施,若能全面在新生兒身上實施,對於嘉義市所有孩童的未來影響是非常深遠的,相信在嘉義基督教醫院、聖馬爾定醫院及市府團隊用心經營新未來的努力下,孩子可以聽見全世界。
家有聽障兒的楊茂榮先生表示,兒子聽力發展較慢,以前總認為是「大隻雞慢啼」而不以為意,一直到幼稚園中班下學期才帶著孩子到醫院診斷,發現孩子聽力有問題時他已經快5歲了,早已錯過診治的黃金時期,當時心中充滿自責、遺憾和痛苦,毅然決然辭掉工作全心照顧兒子,幸好在醫院團隊治療下,復健過程相當順利,讓孩子得以與同年齡孩子一般正常成長,今年還考上嘉義高中。
嘉義基督教醫院陳誠仁院長表示,由於健保僅給付屬聽力障礙高危險群的新生兒,而這樣的新生兒僅佔所有新生兒百分之10的比率,因此還是會發生新生兒無法早期發現聽力障礙的問題,所以全面篩檢絕對有必要性。同院耳鼻喉科醫師蘇俊賓表示,醫院現行施予的語言治療及訓練約6個月,之後便轉往早期療癒機構,如雅文文教基金會或中華婦女聯合會,該院之後亦將增加早期療癒療程。記者會中並且播放醫院施測過程影片,由市長與現場記者親自體驗聽力篩檢過程。
衛生局表示,根據調查,由於先天性聽力障礙與其他很多先天性疾病一樣,若未借助現代科技,早期難以診斷出來,因此,重度聽障平均至1歲半才被診斷出來,中、輕度聽障則直到3歲半至4歲才會發現,皆已錯過語言學習關鍵時期。所以專家建議新生兒若能於出生後6個月內即給予篩檢、診斷與治療,即使是先天聽力障礙的孩子,將來在語言和社交技巧都可以達到正常程度的發展;反之,若遲至6個月後才被診斷出來,將造成明顯發展遲緩,因此,出生6個月內之聽力對日後聽語之正常發展是最重要的時期,若能早期發現,及時施予矯治與復健,可達到與正常人無異的最佳效果。
此項聽力篩檢措施主要針對剛出生的寶寶,其新生兒、父或母任一方設籍在嘉義市,只要於嘉義市各婦產科醫療院所出生,在出院前,院所即主動聯繫本市合約醫院(嘉義基督教醫院或聖馬爾定醫院)聽力師到醫院或診所為新生兒進行聽力篩檢,而業已出院符合98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新生兒,家屬都可以打預約專線和兩家醫院聯繫(預約專線:嘉義基督教醫院2765041-2519、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2756000-1737,免收掛號費)。
2009年6月29日 星期一
[新聞]美國研究發現:坐公車戴上耳塞可以保護聽力
本新聞轉載自6月26日的廣州日報,如不同意轉載,請聯絡板主刪除此篇文章
美國華盛頓大學與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城市公共交通所產生的噪聲水準足以導致聽力受損,而且這種損傷是永久性的。據估計,目前全世界約有三千萬人的聽力被噪音損傷。
科學家們測量了紐約公共交通系統的噪聲水準,發現在交通工具中,地鐵達80.4分貝,輕軌也有79.4分貝;車站就更吵了,地鐵月臺達102.1分貝,巴士站臺達101.6分貝。總體情況是:車外高於車內,大站高於小站,地下高於地上。
哥倫比亞大學的格爾雄博士稱:在嘈雜的站臺上,每天呆2分鐘便足以造成候車乘客的聽力下降。華盛頓大學的奈澤表示:長期暴露在噪音稍弱的環境會造成慢性損害,而且噪聲水準只要增加一點,受損風險就會顯著增加,例如,95分貝的風險是85分貝的10倍,75分貝的100倍,“你的聽覺敏銳度只要下降10分貝,你聽清別人說話的能力就會大打折扣。”
美國環境保護署和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每日24小時的平均噪音水準應在70分貝以下,一般就不會影響聽力。格爾雄說,除了聽覺損傷,過量的噪聲還與高血壓、心臟病、內分泌紊亂、睡眠障礙有關,甚至能影響兒童的學習能力。
因此,科學家們建議加強個人防護。聽音樂的耳機不但不能減少噪音,反而還會增加,因為人們把MP3的音量調高來壓過周圍的噪聲。各種防噪耳塞、耳罩可以有效地把噪音水準降到安全範圍以內,建議出門坐公交的時候戴上。
2009年6月25日 星期四
[新聞]右耳傳達信息更易被人接受
本新聞轉載自6月25日的廣州日報,如不同意轉載,請聯絡板主刪除此篇文章
人們喜歡用“左耳進右耳出”來形容不聽話的人。最新的科學研究顯示,這句話還真有一定的道理,如果希望別人更容易接受你所傳達的信息或是下達的指令,最好對著他的右耳說。
據英國媒體報道,這種現象被科學家稱為“右耳優勢”。右耳由左腦掌管,而左腦主要負責語言和邏輯思維,因此通過右耳傳達的語言信息更容易被人接受。
意大利基耶提大學的科研小組進行了這項實驗。研究小組在3家夜總會裏調查了數百人的行為,觀察他們如何在自然環境下傾聽他人講話以及接下來作何反應。研究人員一共向176人說出了索要雪茄煙的請求,結果發現,當對著人的右耳說出請求時,獲得雪茄的幾率明顯高于對著左耳說出請求。
為此,意大利科學家得出的結論是,當進行語言交流時,存在著一種“右耳優勢”,可以提高說話對象接受請求或者指令的意願。
另有研究顯示,人類的左耳在接收諸如“我愛你”等甜言蜜語時比右耳來得敏銳,因此如果想對情人示愛,最好站在對方的左邊。
延伸閱讀:
Hearing Review: New Research Shows Humans Right Ear Preference for Listening
[新聞]新生兒聽力篩檢 國外趨勢與台灣現況
本新聞轉載自6月24日的中時健康,如不同意轉載,請聯絡板主刪除此篇文章
【文/馬偕紀念醫院耳鼻喉科林鴻清醫師】
未來台灣參加聽障奧運之選手將多數可以口語說話溝通,而非用手語!先天性聽力損失在新生兒各項早期篩檢的項目中,發生率很高,平均約千分之三新生兒有雙側永久性聽損,需要輔具介入。此種先天性聽障可藉由儀器,出生時即以客觀篩檢,以期早期發現先天性聽障,再予以使用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及聽語復健,使其得以正常聽覺發展,因之能正常口語說話溝通。
至於該使用何種儀器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檢,國內研究(2007)顯示,自動型聽性腦幹反應(AABR)能提供最低的偽陽性,減少後續的追蹤,整體花費也會較少,也可減少父母因偽陽性所致的焦慮。相較於耳聲傳射(OAE) 篩檢,是較為符合經濟效益之篩檢方式。
在美國,推動新生兒聽力篩檢至今約十五年,目前大多數州篩檢率超過90%。歐洲多國(如奧地利、比利時、英格蘭、波蘭、瑞典及愛爾蘭等國)亦將新生兒聽篩立為國家推動之計畫,使其全國篩檢率亦皆大於90%。
近如亞洲之新加坡及香港,其新生兒聽力篩檢率則已近100%。審視台灣,自1998年開始由馬偕紀念醫院與雅文基金會合作推廣以來已十年,加上近五年國民健康局的大力介入,在這之中從制定嬰幼兒聽力篩檢指引、網站登錄系統架設到實務的執行推廣計畫,再於2008年國健局推廣建置北(馬偕)、中(彰基)、南(成大)、東(慈濟)各地區服務中心,於台灣全面推廣自費新生兒聽力篩檢,並完成「2008台灣新生兒聽力篩檢共識」文件以為依循。
國內新生兒聽力篩檢之目前發展,根據衛生署國健局2008年研究統計,國內約500家婦產醫療院所中,有提供自費新生兒聽力篩檢者,約有200家占40%,在這40%院所出生的新生兒之中,約占全國60-70%新生兒父母有接收到此需要聽篩之信息,然因仍屬自費之關係,故全國實際聽力篩檢率約為40-50%。
雖然前述歐洲之數個國家其篩檢率已達90%,然歐洲其整體平均之篩檢率則約為37%。以此觀之,台灣目前之新生兒聽篩之水準仍是在歐洲平均水準之上。另在東亞國家中,台灣自屬於優異者。
2009台灣未來更當努力之方向,是將在「聽篩」、「確診」、「療育」三方面齊頭努力,使得國內多數先天聽障幼兒皆能開口說話。自然將來台灣參加聽障奧運之選手也應該多數可以口語說話溝通,而非用手語,那麼聽奧大會(Power of silence) 之標題當改成(Power of communication)。
相關連結:林鴻清醫師部落格(http://blog.yam.com/hclin59)
2009年6月23日 星期二
[新聞]一覺醒來驚呼失聰 突發性耳聾頻襲“80後”
本新聞轉載自5月25日的北京晨報(新華網),如不同意轉載,請聯絡板主刪除此篇文章
壓力太大疲勞過度 一覺醒來驚呼失聰
王女士被眼前的診斷嚇了一跳:年僅28歲的她被醫生告知“由于腦缺氧,導致突發性耳聾”,她右耳恢復聽覺的幾率只有20%。記者從多家醫院耳鼻喉科了解到,“突發性耳聾”發病年齡正在大幅提前,20至30歲之間的年輕白領患病明顯增多,主要原因是工作或生活壓力大,長期疲勞,生活不規律。
19歲大學生回京治耳聾
26歲的白領小劉一夜醒來突然失去聽力。她急匆匆趕到中日友好醫院,隨後的聽力測試更讓專家驚訝,對于100分貝的極限測試音量,小劉竟然毫無反應。
失聰前一晚,小劉和好朋友去喝酒,醉酒後一覺醒來便發現生活完全改變了。僅在這兩周,中日友好醫院耳鼻喉科就接診了四五位患突發性耳聾的年輕人。“以前突發性耳聾是四五十歲的人才會出現的疾病,但是現在年輕人患病卻在增多。”耳鼻喉科主任醫師劉丹丹說,中日友好醫院的耳鼻喉科每20名患者中,就會有1例突發性耳聾。她近期治療的年齡最小的患者剛剛20歲,是一名在校大學生。劉醫生坦言,很多人都不可能恢復到以前的聽力了。
28歲的王女士是一家婚紗店的老板,由于工作忙、競爭激烈,她最近經常耳鳴,就診時被告知只有20%的治愈率。讓王女士驚訝的是,“在醫院輸液時,22個病人中,12個人輸的都是治療耳聾的藥,最年輕的只有19歲,在武漢上大學,是特意請了假回北京治病的。”
記者走訪本市多家醫院了解到,目前,因突發性耳聾就診的患者中40歲以下的人已佔一半以上,其中又以白領和大學生居多。
患者多身心過度疲勞
專家發現,患突發性耳聾的年輕人都喜歡熬夜、工作壓力大、長期疲勞。醫生分析,人長期處于壓力過大和身心過度疲勞狀態,會阻礙內耳血液供應,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容易導致失聰。而沉重的工作壓力亦會令本身患有耳鳴的人士病情惡化。
據劉醫生介紹,突發性耳聾又稱特發性突聾,為瞬間發生的、不明原因的重度感音性聾,多發生于單側耳,亦偶見雙耳同時發病或先後發病。患者多與體力疲勞過度、精神壓力太大、病毒感染有關,表現為患者突發性聽力下降,同時伴有耳鳴。患者中,大約有7%需要住院治療;約10%的患者會有嚴重的眩暈,伴有惡心、嘔吐等症狀。
7日內就診治愈可能大
據北京同仁醫院耳科專家介紹,患者在出現耳悶、耳鳴等症狀後,應及時就醫,一般在出現症狀後的7日內就診,治愈的可能性較大。
據了解,目前,治療突發性耳聾大多採用高壓氧或凱時輸液的方法。應用較大劑量的凱時治療仍有可能使其中一部分患者聽力提高。即使部分患者聽力得不到提高,但由于凱時對耳鳴的有效治療,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記者從朝陽醫院高壓氧科了解到,每周也有很多人到這裏進入高壓氧艙接受治療,通過輸氧改善血液循環。
2009年6月22日 星期一
[社福補助]臺南市人工電子耳耗材補助已開始實施
資料來源:台南市政府新聞稿
刊登日期: 2009/5/26 上午 10:22:00
內容:
聽障人士使用人工電子耳,因耗材磨損更換頻繁,為提昇聽障療育效果,舒緩聽障家庭經濟負擔,並符聽障者實際需求,臺南市政府乃自98年5月27日實施人工電子耳耗材補助,凡設籍台南市市民有本項使用之需要者,均得提出補助申請。
因人工電子耳耗材單項價格非低,各項間相互輔助使用助聽效果更佳,衡酌使用者得因本項補助充分達到矯正聽力目的而免資源浪費,就低收入戶最高補助金額定為三萬元,非低收入戶定為二萬元,以期達到補助之實益。
其餘相關規定請至台南市政府社會處網站參閱「臺南市身心障礙者輔助器具補助作業規定」第3點之「身心障礙者輔助器具補助標準」人工電子耳耗材項。
社會處身心障礙福利科 黃若萍 06-3901027
2009年6月21日 星期日
[新聞]弱小動物靠聽力生存
本新聞轉載自6月19日的國際線上,如不同意轉載,請聯絡板主刪除此篇文章
編輯:吳斌
記者:李瑞克
如果你在因身體的羸弱而自卑,就大可不必了。因為,你也許會在聽力上有一些超能力。這是美國科學家最近研究發現的結果,他們稱,矮小瘦弱的人,似乎比高大的人擁有更敏感的聽力。
求生本能造就好聽力
據美國《科學美國人》雜誌近日報道,早期的研究發現,女性往往比那些肌肉發達的男性,擁有更好的聽力。科學家由此設想,瘦弱的人也許比身材高大魁梧的人聽力更好。於是,美國俄亥俄州伍斯特學院的研究者,邀請了50位志願者參與了一次聽力測試,讓測試者在聽到有什麼東西在朝自己逼近時按下按鈕。測試結束後,科學家按照測試者按動按鈕的力量,來判斷被測者的力量狀況和心血管的健康狀況。
結果發現,那些體重只有不到45公斤的人,比那些體壯如牛的人更快地按下了按鈕。因為,他們在那個聲音接近之前就能感覺得到。科學家說,這種聽覺應該是一種弱者求生的本能。所以那些瘦弱、溫順的動物能夠避免被襲擊,從而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下來。
男性聽力更易下降
還有研究表明,男性聽力下降的速度比女性快約1倍,特別是30~80歲的男性與同年齡女性相比,其聽力要差得多。在肥胖者中,男性聽力退化的程度也要比女性快3倍。
醫學專家說,男性40歲以後鼓膜變厚、耳道萎縮變窄的趨勢比女性發展得更快,這就導致他們對單調的辨別能力,尤其是高頻聲音的辨別力的下降。60歲以後,有高達40%的男性出現不同程度的聽力障礙,而同齡女性只有14.2%出現聽力下降。
在我們身邊,喜歡在工作時或一整天都戴著耳機的男性要比女性多,且喜歡參加震耳欲聾的搖滾音樂會的男性,相對於女性也要多。專家提醒,經常在迪廳、工廠等嘈雜環境下工作的人群,可以選擇佩戴耳機。
此外,經常吸煙的男性比女性要多,而吸煙對聽力有一定損害。從1994年到1999年間,日本研究人員對1554名30歲到59歲的男性進行跟蹤調查發現,隨著抽煙年齡的增長與每天吸煙量的增長,這些受試者聽力損害的程度呈上升趨勢。研究人員指出,抽煙者的血液流到耳蝸部位的量比一般人要少,這很可能是影響聽力的原因。
另外,吸煙時香煙燃燒會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炭。一氧化碳中毒可使螺旋神經節、前庭神經節和腦幹核網狀質受損害,這些組織都是與聽覺有關的關鍵部位。內耳既是末端血管供血的邊緣區域,又是非常敏感的部位。所以長期吸煙必然會影響內耳的功能,造成聽力下降。
女性聽“八卦”耳最尖
若干年前,英國西門子聽力集團曾經對2000人進行過一次調查。結果發現,受調查的女性中有超過2/3者承認,自己只有在跟朋友閒聊時才會集中注意力。也有同樣比例的女性承認,她們在偷聽附近發生的爭吵時會更加投入。
與此相比,在接受調查的男性中,只有一半的人承認自己在聽“八卦”新聞時會認真聽,只有40%的人承認,自己會對旁人的談話感興趣。此外,超過20%的男性表示,他們總能認真去聽談話者的每一句話,而能做到此的女性被調查者只有不到20%。
2009年1月18日 星期日
[新聞]耳機聽音樂 耳內細菌高數千倍
本新聞轉載自1月17日的自由時報,如不同意轉載,請聯絡板主刪除此篇文章
年輕人都喜歡聽音樂,iPod、MP3也常常不離耳,在聽到喜歡音樂時,甚至還會分1隻耳機跟朋友分享。但科學家表示,常用耳機聽音樂的人,耳內細菌數量比其他人高出數千倍。如果經常與人共用耳機,則更可能增加細菌傳染風險,對健康不利。
根據《世界新聞網》報導,1項針對50名印度年輕男子的研究發現,經常用耳機聽MP3的人,耳內和耳機上的細菌數量,比少聽音樂者高出數千倍。研究人員指出,這是因為塞耳機使耳內環境更顯溫暖潮濕,因此容易孳生細菌。
雖然科學家表示,發現的這些細菌大多無害,但部分如葡萄球菌等細菌,還是可能會導致耳朵疼痛,甚至是致命性的傷口感染。
2009年1月15日 星期四
[研討會]聽覺人生 ─ 聽覺口語法大師系列講座
◎ 講師:Warren Estabrooks M.Ed. , Dip. Ed. Deaf, Cert. AVT®
◎ 時間:2009年2月11日~12日(09:00-17:00)
◎ 地點: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台北市和平東路二段134號,教室另行通知)
◎ 主辦單位: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中心、科林聽力保健中心、澳洲科利耳人工電子耳
◎ 課程大綱:
- 聽覺口語法的現在與未來。
- 青少年與成年人的聽語訓練方法及教導。
- 雙耳人工電子耳最新發展。
◎ 活動專線 : 02-89212665分機106 科林˙ 邱 小姐。
◎ 二月五日報名截止,額滿截止。
二月十一日(三)課程內容
09:00~10:30 Auditory-Verbal Practice Today: Warren
11:00~12:30 Auditory-Verbal Practice: Charting the Course : Part I: Warren
12:30~13:30 Lunch
13:30~15:00 Auditory Learning for Teens and Adults: Warren
15:30~16:45 Parent Coaching and Guidance in Auditory_Verbal Practice: Warren
16:30~17:00 Open Forum
二月十二日(四)課程內容
09:00~10:30 AV Children Go to School: Part I: Warren
11:00~12:30 AV Children Go to School: Part II: Warren (this will include my introduction to Bilateral Implantation...so I can set you up for the afternoon)
12:30~13:30 Lunch
13:30~15:00 Bilateral Implantation: Andrew
15:30~16:30 AV Children Go to School: Part III: Warren
16:30~17:00 Open Forum
17:00 Close
2009年1月13日 星期二
[新聞]立院三讀 聽力師納專技制度
本新聞轉載自1月13日的中央通訊社,如不同意轉載,請聯絡板主刪除此篇文章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12日電)為健全醫療體系,立法院院會今天三讀通過「聽力師法」,把聽力師納入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制度;現行聽力業務人員,可在5年內參加特考取得正式資格。
衛生署長葉金川在委員會審查此法時指出,目前台灣有10萬聽障人口,有必要建立聽力師專業證照機制,以符合時代潮流。
立法院三讀通過的條文規定,公私立大學聽力學系並經實習至少6個月或至少375小時成績及格,領有畢業證書者,得應聽力師考試;外國人及華僑也得依中華民國法律,應聽力師考試。
聽力師業務包括,聽覺系統評估、非器質性聽覺評估、內耳前庭功能評估、聽覺輔助器使用評估、人工耳蝸(電子耳)之術前與術後聽力學評量、聽覺創健復健等;聽力師執業應接受繼續教育,並每6年完成一定時數的繼續教育,才得辦理執業執照更新。
未取得聽力師資格而執行聽力師業務者,本人及其雇主各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不過醫師、助聽器從業人員為執行助聽器驗配或評估調整所必要的聽力測試、醫師或聽力師指導實習的學生或聽力系所5年內畢業生除外;條文也規定,12歲以下兒童的助聽器,必須有醫囑才能驗配。
為了兼顧現行從事聽力業務人員權益,三讀條文也規定,在此法公布施行前,曾在醫療機構、社福機構、聽障文教基金會工作人員、助聽器從業人員,從事聽力業務滿2年,並具專科以上學校畢業資格者,得應聽力師特種考試,這項特種考試於本法公布施行後5年內舉辦5次。
另外,考量到過渡期間上述人員的生計,條文也規定本法施行5年內,這些人若未取得聽力師資格而執行聽力師業務,可免受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