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9日 星期三

[產品]Unitron推出互動式助聽器選擇預覽介面

2 意見

Unitron Hearing公司推出一個很有趣的互動式網站myStyle(我的風格),用來協助客戶在購買助聽器之前,可以事先預覽該公司不同形式與顏色的助聽器配戴起來的樣子。

顧客或聽力師首先選擇助聽器的型號,目前myStyle網站支援的型號有:360, Next, Yuu, Moxi以及Moda II;接著選擇助聽器的型式,例如耳內機ITE, ITC, CIC、標準耳掛機BTE、開放式選配耳掛機Open-fitting BTE等;然後選擇助聽器的顏色;最後選擇人種(不同膚色與髮色)。設定好後,我們就可以直接從網站上,以360度旋轉的視野,觀看單獨助聽器與助聽器配戴在耳朵上的巨觀與特寫。

整體來說,整個網站使用起來相當容易上手,以360度旋轉視野觀看助聽器,也比一般特定角度下的型錄照片來得清楚許多。聽力師在介紹產品給客戶時,這是一個不錯的行銷工具。唯每當切換不同條件時,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去下載合成後的圖片,等待的時間頗令人不耐。不知是否因Unitron公司的網路頻寬不足,或圖片檔案過大,這是需要改善的地方。這個互動式介面也被整合在Unitron的選配軟體(fitting software)內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玩看看這樣的互動介面。

2008年10月23日 星期四

[研討會]2008/12/5~12/7:2008聽覺中樞處理異常研討會/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

0 意見

高雄師範大學與美國亞太聽語科學基金會擬於2008年12月5日至7日(星期五、六、日)在高雄市隆重舉辦「2008聽覺中樞處理異常研討會」活動。地點︰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文學院小型劇場,高雄市和平一路116 號,電話:(07)7172930。

在國外,聽覺中樞處理異常(Central Auditory Processing Disorder,簡稱CAPD)篩檢、診斷與復健之相關研究已逾半世紀,罹患聽覺中樞處理異常的群體廣佈於發展異常嬰幼兒、腦傷成人及中樞能力退化的老年人。近十年聽語領域所舉辦的國際研討會均可見到CAPD之主題安排在重要議題中,顯見國際社會對此類障礙的關切程度,展望台灣目前醫療與服務水準已邁入先進國家之林,然而對於廣大的華人世界,發展完整的CAPD診療模式仍有相當的空間。會中將敦聘五位來自本國、亞太、北美與歐洲等地區之聽覺中樞處理異常專家分享國外診斷療育經驗,並鼓勵國內外學者在會議中發表新近研究,促使國內外資源整合;另一方面,也提供國內外醫療與教育人員吸取新知的機會,俾能提昇本國醫療與教育服務品質,嘉惠國內聽覺中樞處理障礙者。

研討會議程
一、聽覺中樞處理的歷史發展與定義
二、聽覺中樞處理的生理機制
三、聽覺中樞處理的行為與電生理診斷測驗
四、聽覺中樞處理的區別診斷
五、聽覺中樞處理的介入策略與經營模式
六、聽覺中樞處理障礙的科技輔具
七、聽覺中樞處理的現在與未來

研討會報名表與相關資訊請,由此下載(link)
文章投稿須知,請由此下載(link)

2008年10月22日 星期三

[新聞]預防聽力「未老先衰」重視耳朵日常保健

0 意見

本新聞轉載自uho優活健康網,如不同意轉載,請聯絡板主刪除此篇文章。

【陳正文 主任 / 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 - 耳鼻喉科】

近年來,由於台灣社會高度經濟成長,公共衛生發達,平均壽命延長,逐漸邁向歐美等「老人國」的社會形態,根據另一項統計指出,七十歲以上的銀髮族,每兩人便有一人患有重聽,溝通困難。

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耳鼻喉科陳正文主任指出,銀髮族的聽力減退,除了少數是由耳垢栓塞,耳硬化症,慢性中耳炎等外耳及中耳的問題而引起的,其他絕大部份的問題出在內耳耳蝸毛細胞或聽神經的一種良性的生理退化現象。而此種聽力退化的現象乃是緩慢徐徐而生,患者本身往往並不自覺,等到出現溝通上的困難,此時通常已經是中度或重度重聽了,因此如何能早期發現而加以矯治(配戴合適的助聽器),對於適應未來的生活起居一定大有幫助。

「聽力退化」雖然是一種自然老化的過程,但是許多研究均顯示,若是不及早好好地保養聽力,則這種老化的現象有可能提早出現,並且加速惡化,陳正文醫師提供一些日常保健之道,以預防「未老先衰」!

(繼續閱讀...)

[摘要]A Sensitive Perio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 Auditory System in Children with Cochlear Implants: Implications for Age of Implantation

1 意見

撰稿人:張秀雯(Hsiuwen Chang)

陽明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聽語工程實驗室博士班學生,亦任職於振興醫院聽覺醫學中心,擔任臨床聽力檢查師。專長為幼兒聽力評估、成人及幼兒聽覺輔具選配、人工電子耳調圖。研究興趣是發展臨床檢測工具以提昇嬰幼兒聽力評估的正確性與效率。

文章原始出處:
篇名:A Sensitive Perio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 Auditory System in Children with Cochlear Implants: Implications for Age of Implantation
作者:Anu Sharma, Michael F. Dorman, and Anthony J. Spahr
出處: Ear and Hearing, 23(6): 532-539
出版年份: 2002

研究動機:
檢視植入人工電子耳的年齡對中樞聽覺系統的影響。

研究方法:
由於大腦皮質聽覺誘發反應(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的P1波在潛時值(latency)的部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有所變化,因此P1波可用來評估中樞聽覺通道的成熟度。研究者找來136位正常聽力者(年齡介於0.1歲至20歲之間)以及107位人工電子耳的使用者(年齡介於2.3歲至35歲),以合成的語音/ba/作為刺激音來誘發P1的反應。聽障組的實驗進行時間為人工電子耳開頻六個月後。

(繼續閱讀...)

2008年10月21日 星期二

[研討會]2008/11/07 97年度聽語障輔具供需產官學研討會

0 意見

一、日期及場地:

  • 日期:民國97年11月7日(週五)
  • 場地: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客家文化會館」(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3段157巷11號)
二、主辦單位:
  • 內政部
三、承辦單位:
  • 內政部「溝通與資訊資源推廣中心」
四、合辦單位:
  • 國立東華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 中華民國聲暉聯合會
  • 財團法人科技輔具文教基金會
五、參加人員:
  1. 政府主管聽語障輔具之各級機關人員;
  2. 各縣市輔具中心人員(含專業團隊);
  3. 台灣聽力語言學會會員;
  4. 聽語障輔具生產、製造、供應廠商;
  5. 對研討會主題有興趣與需求之身心障礙者與團體。
六、日程:
  • 08:40 - 09:00 報到
  • 09:00 - 09:05 開幕式
  • 09:05 - 10:00 研討主題一:聽語障的輔具需求研討(引言人:中華民國聲暉聯合會-江俊明副理事長、國立東華大學林明禎教授)
  • 10:00 - 11:00 研討主題二:聽語障輔具廠商的服務模式與現況研討(引言人:儷聲聽力保健中心-吳培政先生、朋笛國際有限公司-萬民族先生)
  • 11:00 - 12:00 研討主題三:聽語障者對輔具供需之因應策略研討(引言人:台灣聽力語言學會會長-葉文英治療師、國立東華大學楊熾康教授)
  • 12:00 賦歸
請多利用網路報名:www.unlimiter.com.tw或按此下載報名表

[新聞]肉毒桿菌可以治療耳鳴?

0 意見

編譯:蔡昆憲 (陽明大學醫工所聽語工程實驗室/博士候選人)

美國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有潛力的耳鳴治療方法 - 使用神經毒劑肉毒桿菌(Botox)。研究中,四分之一的耳鳴病患在經過肉毒桿菌治療後,他們耳鳴的症狀有所改善。

來自加州聖羅曼(San Romon)的加州耳研究所(California Ear Institute)的科學家對耳鳴患者進行一系列的耳鳴治療。26名病患在他們的耳朵裡被注入少量的肉毒桿菌;有7名病患在四個月後回報他們的耳鳴症狀有所改善,16名病患表示沒有改變,另外有3名表示他們的耳鳴變得更糟。

肉毒桿菌是一種神經毒劑,普遍用於整型外科與過度流汗、抽搐與其他症狀的治療。

為了支持本研究的結果,這項治療的實驗進行兩次。參加者被分為兩組,其中一組在第一回合的治療時被注射安慰劑,而另外一組在第二回合治療時被注射安慰劑。參加者並不知道他們注射的是肉毒桿菌或安慰劑。

實驗結果顯示安慰劑證實了肉毒桿菌治療的成效。部份參加者回報他們接受安慰劑注射後,耳鳴並沒有改善,其他的參加者則表示他們的耳鳴變得更糟。

這些科學家表示必須進行更多的研究以瞭解肉毒桿菌對耳鳴的影響,並研究如何將肉毒桿菌作為未來耳鳴治療策略的一部分。

原始出處:hear it
資料來源:www.meanshealth.de, www.innovations-report.com

2008年10月20日 星期一

[參考資料]聽力科學期刊的Impact Factor (1)

5 意見

筆者身為一個研究生,自然要想辦法把論文投稿到「夠水準(?)」的期刊,以滿足筆者的畢業條件;又有時候我們想要知道某一個期刊的重要性如何時,我們經常會去考量期刊的影響指數(Impact Factor, IF)。

期刊的IF是用來計算某一期刊於某一年被引用之頻率,用以評量該期刊於某一學科領域內之相對重要性,同一學科領堿內,影響指數值越大,表示該期刊之重要性越高其主要目的為消弭出版論文篇數較多之期刊在只計算被引用次數時不公平性。IF的計算方法為:某期刊於前兩年中出版之論文於今年被引用之總數除以某期刊於前兩年中出版之論文總數然而,IF高並不一定真正反應出這個期刊的文章品質一定就很好。例如,一個內容錯誤的文章如果被拿來當反例,這樣也會被引用很多次,但卻不是好文章。

不過,畢竟國內的研究所普遍還是將IF當作是畢業的條件,學校或許會要求你的畢業條件要有幾篇SCI的文章(亦即你投稿的期刊要有IF),或投稿文章累計的IF要多少分以上。所以為了畢業的研究生們只好找這些有IF的期刊來投稿。如果想了解某一期刊的IF或其它相關的分析資料,大家可以參考Journal Citation Reports這個資料庫。

今天筆者來整理一下有IF的聽力科學期刊,供有投稿需求的朋友參考。不過本次整理的期刊屬於耳鼻喉科類別,事實上,聽力科學技術方面的文章也可能被投稿到聲學或是工程學上,這方面的期刊筆者留待下次整理。還請這個聽力科學領域的各位先進幫忙補充一下,看看是否有筆者漏列的期刊。

下列期刊依其IF的大小來做排序:

(繼續閱讀...)

2008年10月19日 星期日

[新聞]你知道嗎?水中生物也怕噪音

0 意見

本新聞轉載自2008年10月17日的苦勞網,原始資料來源為環保署,如不同意轉載,請聯絡板主刪除此篇文章。

環保署於97年10月15日邀請美國國家海洋漁業署(NMFS) 之旅美專家Mr. Shane Guan進行「鯨類與水中噪音」專題演講,依據他的調查研究,發現海底原來也是一個喧鬧的世界,但是人為的噪音確嚴重影響鯨豚的生存,因為這些海洋哺乳動物主要是靠聽覺感官來辨識環境,若聽覺產生紊亂,輕則受傷、聽力暫時損失,重則因行為產生偏差造成擱淺、死亡,影響其生存並破壞海洋生態。他呼籲民眾應關心水中人為噪音對鯨豚所造成的影響,人類也有義務維護鯨豚的生存環境。

(繼續閱讀...)

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期刊目錄]2008年10月

0 意見

大家可以由此下載最新的聽力科學相關期刊目錄:按此下載

本目錄中蒐集的期刊目錄包括:

1. The Hearing Review - 2008.09
2. Hearing Journal - 2008.10
3. 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 (JSLHR) - 2008.10
4.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udiology (JAAA) - 2008.04 (尚未更新)
5. American Journal of Audiology (AJA) - 2008.06 (尚未更新)
6. Ear and Hearing - 2008.09~10 (尚未更新)
7.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diology - 2008.09
8. Hearing Research - 2008.10
9. The Journal of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JASA) - 2008.09 (尚未更新)

本期的Hearing Review有4篇文章關於助聽器與電話相容性、電話使用技巧、擴音電話、字幕電話的討論,另外Hearing Journal也有1篇文章討論感音線圈與助聽器相容之聽覺輔具的未來發展。對於聽覺輔具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這些文章。

另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diology內有一篇Lisa Lucks Mendel (Ph.D)所撰寫的文章:Current considerations in pediatric speech audiometry,文中列出了一份嬰幼兒語音聽力檢查的語料清單,並做了快速的回顧。對於臨床工作者與研究人員來說,都是一份值得參考的資料。

最後,歡迎大家認領文章,撰寫摘要分享新知。摘要格式請參考:[網站相關]文章摘要撰寫格式

如要認領期刊文章撰寫摘要,請直接對此文進行回應,告知認領人姓名與欲認領文章的編號與題目。如該篇文章已經被人認領,建議挑選其它未被認領的文章,以免重複發文。

PS:目錄中的推薦閱讀清單,為筆者個人意見,僅供大家參考。

2008年10月13日 星期一

[論文]植入型骨導式助聽器之模擬設計

0 意見

研究生: 潘世尉
研究生(英文姓名): Shih-Wei Pan
論文名稱: 植入型骨導式助聽器之模擬設計
英文論文名稱: Simulation of an implant bone conduction hearing aid
指導教授: 蔡正倫
指導教授(英文姓名): Cheng-Lun Tsai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中原大學 
系所名稱: 醫學工程研究所
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9
關鍵詞: 電磁驅動器 ; 骨導式助聽器 ; 有限元素分析法
英文關鍵詞: electromagnet ; bone conduction hearing aid ;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繼續閱讀...)

[論文]骨導式助聽器之研製

0 意見

研究生: 黃育堃
研究生(英文姓名): YU-KUN HUANG
論文名稱: 骨導式助聽器之研製
英文論文名稱: Design of bone conduction audiphone
指導教授: 蔡正倫
指導教授(英文姓名): Cheng-Jun Tsai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中原大學 
系所名稱: 醫學工程研究所
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4
關鍵詞: 震動式助聽器 ; 軟組織 ; 有限元素 ; 骨導式 ; 磁通密度
英文關鍵詞: soft tissue. ; bone conduction ; vibratile audiphone ; magnetic flux ; finite elements

(繼續閱讀...)

2008年10月12日 星期日

[演講]2008/10/29 Application of implantable hearing device

0 意見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聽語障礙科學研究所專題演講

  • 主講人:林永松 醫師/教授 (學經歷簡介)
  • 題目:Application of implantable hearing device
  • 時間:2008.10.29 (星期三) 19:30~21:30
  • 地點:台北護理學院聽語所教室一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內江街 89 號文教大樓四樓)
植入式助聽輔具(Implantable hearing device)係指透過侵入式的手術方式,將助聽輔具植入在人體內。此類助聽輔具的類型包括有:植入於耳後乳突骨的骨錨式助聽輔具(Bone-anchored hearing device)、植入於中耳的中耳植入助聽輔具(Implantable middle-ear device)、植入於耳蝸的人工電子耳(Cochlear implant)以及植入於腦幹的聽覺腦幹植入器(Auditory brainstem implants)等等。

或許是因為民眾對這類需動手術的植入式助聽輔具總有疑慮,且因需動手術而導致價格偏高。植入輔具除了最為人知且有最多臨床效益驗證的人工電子耳外,其它種類的植入輔具在台灣,甚至全球的的銷售市場都相對小了很多。然而,每種助聽輔具都有其適用的對象與範圍,這些植入輔具對於某些聽損的個案應該也會有不錯的改善效果,唯國內先前對此類輔具著墨的文獻與專家不多,導致大眾對植入式助聽輔具仍是一知半解。林永松教授是臨床醫師,同時對聽力學研究有相當的造詣,這場演講應該可以提供不少有用的資料給有興趣的聽者。

筆者亦發現一個介紹植入式助聽輔具的網頁(http://www.emedicine.com/ent/TOPIC479.HTM),由Jack A Shohet醫師所撰寫,大家也可以先看看這個網頁,對植入式助聽輔具備一定的了解後,再聽林永松教授的演講,或許會有更多的啟發。

2008年10月9日 星期四

[新聞]糖尿病患者聽損的機率大約是常人兩倍

0 意見

編譯:蔡昆憲 (陽明大學醫工所聽語工程實驗室/博士候選人)

過去有幾項小型的獨立研究指出糖尿病與聽力損失存在關連性,最新一項重大的美國國家型研究證實了這些論述。最新的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罹患聽損的機率大約是常人的兩倍。

根據這些發現,此項研究的研究者相信糖尿病是聽力損失明確的危險因子,聽力損失可以被視為糖尿病的併發症。糖尿病時常會損害內耳的神經與血管,這被視為導致糖尿病患聽損機率增加的主要原因。

這項研究由美國國立健康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所完成,包含了20歲到69歲共5,140位成人。幾乎每十位就有一位是糖尿病患。

在這些罹患糖尿病的人中,21%的病患被發現有低、中頻率範圍的聽損;相較而言,非糖尿病患者大約僅有9%的比率。此外,大約54%的糖尿病患有聆聽高頻聲音的困擾;相較而言,非糖尿病患者大約僅有32%的比率。

這項數據適用於成人糖尿病患者,不論性別、種族背景、教育或收入,並根據年齡導致聽損的因素做出修正。

此項研究證實聽力損失與糖尿病存在緊密的關連,研究者建議所有的糖尿病患都需要做例行性的聽力篩檢。

來源:hear-it

研究出處:Kathleen E. Bainbridge; Howard J. Hoffman; and Catherine C. Cowie. Diabetes and Hearing Impair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udiometric Evidence from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1999 to 2004.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08: 149 (1): pp.1-10 [link]

2008年10月8日 星期三

[書籍]聽力學詞典 - Comprehensive Dictionary of Audiology

0 意見

聽力學目前尚不是一門主流的科學,尤其對華人研究者而言,以中文撰寫的聽力學相關參考資料有限,有時候在撰寫論文或將英文專業文章翻譯成中文時,總是覺得手邊少了一本稱手的工具書。在此筆者推薦一本不錯的聽力學詞典給大家。


  • 書名:Comprehensive Dictionary of Audiology: Illustrate
  • 作者:Brad A. Stach
  • 出版商:Singular
  • 版次:第二版(2003年4月2日)
  • 語言別:英語
  • 頁數:400頁
  • ISBN-10: 1401848265
  • ISBN-13: 978-1401848262
  • 定價:48.95美元
  • Amazon書局連結(link)

這本Comprehensive Dictionary of Audiology: Illustrate內含約7,000條聽力學專業詞目。在撰寫英文論文,尋找專有名詞定義時相當好用。唯可惜的是,本書出版距今已有5年,對於近年突飛猛進的助聽技術而言,相關的專有名詞解釋略有不足。

(繼續閱讀...)

[研討會]美國聽覺學會年度會議徵稿

0 意見

美國聽學學會(American Auditory Society)為其在2009年3月5日到7日,於亞利桑納州(Arizona)斯科茲代爾(Scottsdale)舉辦的年度會議徵求稿件。

所有的投稿將會被大會委員會評審,所有的稿件只能透過官方網站上傳投稿。投稿截止期限為2008年12月10日。

相關連結:

2008年10月7日 星期二

[新聞]熬夜壓力大 男子耳中風聽力險受損

0 意見

本新聞轉載自2008年10月7日的NOWnews,如不同意轉載,請聯絡板主刪除此篇文章。

東森新聞記者陳學風、陳志忠

耳朵也會中風?台中市一名33歲的黃先生在前幾天起床後,右耳突然聽不到讓他相當驚恐,經過醫師診斷發現,這是因為他經常熬夜、壓力大,加上血管收縮或病毒感染,才會產生突發性耳聾,一旦延誤就醫很可能導致喪失聽力。

黃先生因為右耳中風,所以手機響個不停就是找不到在哪。他說,早上起床之後就發現耳朵好像聽不見,他以為是耳鳴並嘗試吹氣,可是都沒效果。黃先生最近工作壓力大,所以經常熬夜,加上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的症狀,在天氣轉涼的情況下,讓他右耳產生突發性耳聾。

黃先生表示,耳朵有一點不平衡的感覺,當他在聽聲音的時候,好像都在一個空曠的空間聽見別人的聲音,他緊急就醫並持續打類固醇,才讓右耳慢慢聽得到。對此,耳鼻喉科醫師黃啟源表示,會引發突發性耳聾跟血管突然收縮及病毒性感染有關,除了季節變化容易引發外,生活作息不正常、熬夜或者是長期處在噪音環境中也會使得病情加重。

黃啟源指出,會有突發性耳聾是因血管孿縮的關係,另外也有可能是不知名病毒侵犯聽神經所引起,大概有30%以上的病人聽力不會再恢復。黃啟源還提醒,一旦內耳中風,經常伴隨暈眩,有1/3的民眾受損的聽力不會恢復,所以儘量少熬夜、放鬆生活步調就能避免耳朵中風。

2008年10月6日 星期一

[產品]真正開放的耳內型助聽器 - "be" by ReSound

6 意見



GN ReSound不愧是開放式技術的領航者,這款be助聽器,又再次帶給筆者驚喜。GN ReSound將此技術稱為看不見的開放式技術(invisible open technology, IOD)。be將麥克風獨立在助聽器本體外,麥克風可固定在concha cymba的位置,而喇叭與助聽器本體則塞入耳道裡面。從外觀來看,確實幾乎看不見助聽器。

(繼續閱讀...)

2008年10月5日 星期日

[書籍]言語科學-理論與臨床應用 再刷了!

0 意見


還記得2006年8月,我們陽明大學醫工所聽語工程實驗室的楊順聰教授與幾位同學翻譯出版了這本「言語科學-理論與臨床應用」。歷經兩年的時間,本書再度於2008年9月再刷出版,真是可喜可賀。雖然國內對聽語科學研究的人較少,讀者群不是很多,但我們仍希望本書能對華人界在聽語科學方面的研究做出一些貢獻。

本書的翻譯花了我們相當多的時間與心力,內容相當充實。本書也同時被列為台灣聽力語言學會的參考書目,如果有哪位老師有機會指定這本書為授課書目,請通知我,我會請出版社贈書一本給您做參考。希望大家能 多多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謝謝。

(繼續閱讀...)

[參考資料]行政院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報告

0 意見

國內的行政院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內有許多值得參考的聽力研究調查報告,有興趣的研究者可以下載回來看看。

其中,聽力監視系統資料庫內有各年度不同年齡層與不同職業別的勞工聽力閾值資料,統計數量相當龐大,值得參考。例如95年度的「勞工保險預防職業病健康檢查噪音作業聽力檢查統計年報」,其目的為:蒐集噪音作業勞工聽力檢查各頻率聽力閾值資料,建立該群體聽力資料庫,並評估聽力損失情形,做為噪音作業勞工聽力保護計畫之參考。資料來源來自勞工保險局「勞工保險預防職業病健康檢查」。勞工保險預防職業病健康檢查指定醫院將勞工健檢聽力檢查書面資料彙報至勞保局申請檢查費,由本所以人工方式進行資料鍵入,再加以統計分析。聽力受檢日自95年1月1日至95年12月31日,分析約100家醫療院所通報約2,080家事業單位受檢資料,共計122,974人次聽力檢查資料。

另外,可以看看該所網站上的出版中心,例如在「各年度研究報告」中有許多嚴謹的報告,例如:1.
噪音暴露勞工服用抗氧化藥物對噪音引起的聽覺影響;2. 勞工聽力損失之風險評估;3. 防音材料性能研究─材料穿透損失測定系統之建立;4. 防音材料性能評估─吸音率測定系統建立與比對等等。這些研究報告包含了醫學、聽力學、聲學等等領域,對我們從事聽力相關研究的人來說,這些用政府資源做出的報告相當值得我們參考。

2008年10月4日 星期六

[產品]GN ReSound dot助聽器獲2008年red dot工業設計大獎

0 意見

dot助聽器

  • red dot獲獎年份:2008
  • 製造商:GN ReSound, Glenview, USA
  • 內部設計(In-house design):William Campbell, Gregory Prutnikov
近年來聽損者已經逐步接受配戴助聽器以改善自己聆聽品質的觀念,配戴助聽器已漸漸不再被視為殘障的象徵。然而,傳統助聽器膚色的外殼與龐大的外型,實在對較年輕的聽損者族群沒有什麼吸引力。因此,近年來助聽器大廠們紛紛引入工業設計,讓助聽器就像精品一樣,變得越來越時尚,其中不乏外型與功能上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產品。

(繼續閱讀...)

2008年10月3日 星期五

[專欄]語音聽辨測驗設計的新思維

1 意見

(由於筆者最近去加拿大出差,所以網站的更新比較慢,今天先以之前筆者發表在台灣聽語學會第二十二期電子學報的專欄文章分享給大家,之後再恢復正常的更新。)

編輯的話

王南梅(聽語電子學報主編)

語音辨識能力反應聽損者在聽覺現實環境中所面臨的問題,如何設計適當的評估工具以反應對話中許多語音特質,而能正確測量出來流暢對話聲學特質確實是一項挑戰!聽損者語音辨識測驗發展需從語音結構、單詞、雙詞、多詞、甚至語句,成人或兒童語料庫、依據何種語料庫、語音錄製程序、施測方式與測驗環境等等均會影響測驗信度與校度。近年來我們樂見這樣的測驗發展已見曙光,雖然未來更需要整合聽力學、語音聲學、語言學、工程學、測驗學等跨領域學門繼續發展;而近年來陽明醫工所發展出的實驗室與研究環境確實讓人羨慕,更高興看到他們近年來與聽語人員合作的研究成果,本期主題文章由陽明醫工所蔡昆憲博士候選人發表他們的研究成果「語音聽辨測驗設計的新思維」,希望能帶給聽語人員更多臨床運用的省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