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5日 星期二

[論文]初探鼻咽癌患者治療後之助聽器成效

研究生: 吳宛玲
研究生(英文姓名): Wan-Lin Wu
論文名稱: 初探鼻咽癌患者治療後之助聽器成效
英文論文名稱: Outcome measures of hearing aid in irradiat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atients
指導教授: 陳小娟 ; 蔡森田
指導教授(英文姓名): Hsiao chuan Chen ; Sen-Tien Tsai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 聽力學與語言治療研究所
學號: 69359205
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0
關鍵詞: 鼻咽癌 ; 助聽器成效
英文關鍵詞: nasopharygeal carcinoma ; outcome measures of hearing aid


摘要
為了探討鼻咽癌治療所造成的聽覺器官損害是否會影響鼻咽癌患者治療後助聽器介入的成效,本研究採便利取樣方式,選取有鼻咽癌病史之助聽器使用者與非鼻咽癌助聽器使用者,分別針對純音骨導聽閾、安靜及噪音下雙字詞辨識、個案導向的助聽器使用之溝通成效量表、成人聽覺表現量表-簡易版、或年長者聽覺表現量表-簡易版等四個聽覺復健成效評估向度進行分析。

本研究共分析16位助聽器使用者(鼻咽癌組與非鼻咽癌組各有8人),22隻耳朵,平均年齡為57.8歲,平均骨導聽閾值為48.7 dB HL,平均助聽器使用經驗為21.7個月,大多數患者(81%)使用全方位麥克風。結果發現:(1)鼻咽癌組之骨導聽閾年變化量(M0.5k-2kHz/low band=-0.2 dB;M4kHz/high band=2.5 dB)與非鼻咽癌組之骨導聽閾年變化量(M0.5k-2kHz/low band=-0.7 dB;M4kHz/high band=-3.4 dB),並無顯著差異。(2)不論是比較未助聽時、助聽時、或助聽前後的差異,鼻咽癌組之可接受最小訊噪比(Munaided=4.4 dB;Maided=10.0 dB;Mdiff.=5.6 dB)與非鼻咽癌組之可接受最小訊噪比(Munaided=7.5 dB;Maided=6.9 dB;Mdiff.=-0.6 dB),都無顯著差異。(3)於安靜中與1-2人對話、噪音中與1-2人對話、安靜中與群體對話、噪音中與群體對話等四種主要溝通情境,兩組之助聽器助益程度、助聽後表現、以及助聽器整體助益,都沒有顯著差異。(4)兩組之自評聽覺障礙總分,並無顯著差異。

儘管兩組在個別成效評估測驗上的表現無顯著差異,但研究暗示:(1)鼻咽癌組之周邊聽力衰退程度有高於非鼻咽癌組之周邊聽力衰退程度的傾向,(2)助聽器提供一般聽損者在噪音下的語音知覺表現改善效果有優於鼻咽癌患者的傾向。因此,建議除了加強鼻咽癌患者治療前的聽力諮詢、定期追蹤聽力外,更該考慮為鼻咽癌患者選配具有較佳噪音消減功能、方向性麥克風的助聽器,或使用調頻系統,並且訓練個體對噪音容忍度的提升、噪音下語音知覺的促進技巧。

沒有留言: